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4年12月24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文匯園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4-12-24] 亦有可聞:難忘老遊戲

放大圖片

 豐子愷筆下的孩提時代,充滿了好奇與喜悅。

張映勤

 20世紀70年代初,我的童年時代,雖然是生活在大城市,一般的家庭也都比較貧窮,很少有家長肯花錢給孩子買玩具的。孩子們娛樂的主要方式便是湊到一起在戶外玩各種遊戲,諸如彈球、拍毛片兒、砍柴兒、彈杏核兒、推鐵環、砸娘娘、跳房子、捉迷藏……等等。

一塊空地玩半天

 這些遊戲大多在戶外進行。那時候沒有實行計劃生育,孩子比現在多,一般家庭都是兩三個,多的五六個,獨生子女的家庭比較少見。孩子多,城市住房條件又普遍緊張,在家裡孩子們沒什麼可玩的。想玩,只好到戶外,院子裡,邊道邊,有塊空地就能玩上半天。

 玩的內容也豐富多彩,還用不著花錢,大多因地制宜,因陋就簡,在簡單的遊戲中尋找樂趣。男孩子當中,最為流行的戶外遊戲要數彈玻璃球。現如今三四十歲的成年人,小時候很少沒有玩過彈球的。

 彈球實際上是一種變相的賭博,輸贏之中充滿了剌激。因為在所有遊戲中幾乎都用不著花錢,唯有這玻璃球得用錢買。70年代,城市中個體經營的小販幾乎絕跡,市區隔好幾條馬路才會找出一個小雜貨攤,賣點小孩愛吃的糖豆,小孩愛玩的不起眼的小玩具什麼的,這其中就有玻璃球、毛片之類的東西。那個時候聽說已經漲價了,可玻璃球,「亮個」的不過二三分錢,「花瓣」的也只有六七分錢。即使這樣,小孩們也只能酌情買少量的幾個玩玩。

玻璃球中乾坤大

 小一點的孩子,大多是些小學生們,輸不起玻璃球,一般是以球做工具,勝負輸贏以「毛片」計算。毛片是用卡片紙單色印上簡單粗糙的司令、工兵、地雷的圖案,司令吃工兵,工兵挖地雷,地雷炸司令,三者循環往復,相互制約。毛片十分便宜,孩子們賭得起。這種彈球的玩法簡單。在邊道的土地上,幾個小孩分別從牆邊磕一下,球往前滾。磕完球之後,遠處的球先彈,對準前面近處的球彈,彈不中,遠處第二個球再彈,以此類推,直到彈中了對方的球就算是贏。

 真正以玻璃球賭輸贏的是稍大一點的中學生們,因為輸贏是玻璃球,對孩子們來說價值不菲,陣式也大,孩子們格外認真,玩法也複雜得多了。玻璃球只有葡萄大小,彈中了不易,所以要求準確,手勁大。為的是能擊中對方,或滾得較遠,讓別人難以擊中。

冬日嬉戲日遲遲

 玩彈球,一般都集中在冬季。下了學,放了假,孩子們湊到一塊,一玩就是半天,往往連飯都忘了吃。有時天冷得凍手,孩子們把手揣起來,彈球時,用拇指和食指夾住球,往嘴邊上哈口熱氣,緩緩手勁,照彈不誤。冬天天黑得早,黃昏的街道上總能看見一群群的孩子蹲在地上玩彈球。到了吃飯時間,家長們找孩子也都奔這種地方喊:「小二,小三,吃飯嘍!」孩子們嘴裡應著,蹲在地上仍然堅持要把這一局玩完。直到家長追過來,揪著領子,扯著耳朵,這才一步三回頭極不情願地往家走。

為塊「寶材兒」費心思

 到了春天,天氣漸暖,孩子們的遊戲該換季了,玩什麼呢?大半是玩砍材,「材兒」大概是指劈柴、木材之類,大小像整條的肥皂。

 那時候城裡普遍沒有煤氣,家家戶戶都得生火點煤球爐子做飯,自然每家也都存放些引火的劈柴。今天的人無論如何想不到,就是這些劈柴,也能變成兒童的玩具。做遊戲用的「材兒」,講究硬、重、薄。硬和重,有份量,砍別人木柴的時候力量大,別人卻不易砍動自己;薄是為了能貼在地面上,比較穩,對方從側面接觸「材兒」的面積較小,不易砍中。具有硬、重、薄特點的「材兒」,孩子們稱之為「寶材兒」,為了求得這樣一塊「寶材兒」,孩子們挖空了心思。

 我們有一個鄰居的孩子就偷著把家裡舊紅木傢具的抽屜拆下來,想用它贏幾塊木材後,再偷偷地裝上。沒想到,「寶材兒」也有失手的時候。輸了傢具上的紅木板,回家沒法交代,少不了要挨一頓臭揍。小孩急紅了眼,只能耍賴,遊戲便成了兩個小孩子的一場打架了。(上)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