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2-25] 高中教改的課程改革議題
——從形式到實質教育機會
■曾榮光 香港中文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學系教授
(續昨)事實上,就建議中的學生選科機制中,我們見到的卻是這些非傳統學術專科的科目的生存空間,可能受到極大的壓縮;因為在建議中的選科制度中,高中生被規定必修四個核心科,並只可選修二至三科;換言之,非核心科的二十科就只可以在僅餘的二至三個選修科中爭取生存空間。可以想像那些非傳統學術專科的科目,要與理、化、生、史、地、經濟等傳統專科競逐僅餘的二至三個選修科的生存空間,又談何容易?再者,多位中學校長向筆者指出,在現時被市場競爭主導的中一選校機制下,每一所中學的開設的高中科目,就必然成為家長(消費者)選校的主要市場訊息market signals;因此,中學在高中開設「職業導向」科目的後果,就必然被那些冀希孩子升讀大學的家長所離棄;試想像又有那些校長(學校的CEO)願意承擔這種市場風險呢?
兼容及識別能力
我質疑課改建議成效的第二個論證,就是建基我對建議中學科的課程內容及評核機制的兼容及識別能力accommodating and discriminating capacities。雖然現時建議中的24科的課程內容與考核機制仍然處於初階的大綱階段。但從已有的訊息中,已足夠我們質疑它們是否有足夠的包容性及綜合性以應付極其繁雜不一的普及高中學生的學能與性向;同時又能精確地識別出學生的能力,以作為升學篩選之用。這現象在一些必修科尤其明顯,因為在這些科目內學生不論學能與性向均無可逃避地必要修讀,因此其課程內容的包容性及綜合性就更為重要。例如數學科,它在課程內容上需要兼容會考中的數學科、附加數學科、高級補充課程(AS)中的數學、統計學與應用數學、以及高級程度(AL)中的純粹數學與應用數學;同時它在評核上需要能識別出一般會考數學科考生的能力以至另一端部分升讀大學的數學尖子的能力。又例如新建議的英文科,在課程內容上就需要兼容會考課程甲、課程乙的英文科,以及AS的英語運用科;在評核上就更須辨別結業就業考生的一般英語水平以至另一端那些需要以英語進行學術性學習的升讀大學的高中生。
應試主導的意識形態
以上的兩個論證旨在說明普及高中學制改革下,課程改革的艱巨任務,因為它有必要在整體課程上現實一種均衡和綜合性(提供多元化學科),在個別學科內也需要實現一種包容但又能識別不同學能的學生的功能。但若要實現以上兩項任務,除了政策設計上的考慮與策劃外,更重要的是要針對現存的兩層制高中學制中,在結構與文化上彌漫著的一種精英、學術專科及應試主導的意識形態。據此,可以預見高中課改是一項艱巨而重要的工作,實有賴香港社會及教育界的集體智慧collective intelligence。亦因此,我實有必須對今日湧現的一些有關課改的議論加以批判。
斬件、分割式的處理方法
首先,近日環繞著高中教改建議的討論中,不少論者均對高中學制改革與課程改革提出斬件、分割式的處理方法,並建議「學制改革先行,課程改革放緩」、「高初中五年課程用六年完成」、「行高中『二加一』課程方案」。這些建議基本上是建基在良好意願,如「教師工作壓力」、「家長有白老鼠的恐懼」等。但若接受上文有關普及高中教育學制改革與課程改革之間的有機組合,及從高中學生「真實學習」及「實質教育機會」這些根本考慮出發;以上的斬件建議,就只會為整個高中改革建議造成學制結構與學習內容的錯配,對一般普通學能與尖子學生均造成學習上的障礙,更重要的是使他們無法把「形式上的均等高中教育機會」轉化為「實質性的教育機會」。
悲觀或嘲諷的論調
此外,近日亦有論者對高中教改、特別是課改,悲觀或嘲諷地評為「多讀一年,對於家長、學校以至於學生本身皆是痛苦的事」、「只是兩年監分三年坐」。作為教育工作者,本人對這種消極的言論,實無法苟同。無可否認自1978年九年強迫教育實施以來,香港政府對學能落後及弱勢學生的照顧是極不足夠,致令他們無法充分利用形式上給予他們的就學機會;但問題卻是我們不應就簡單地接受這個「扭曲」的現況,而嘲諷地否定普及三年高中教育的政策措施;相反我們更應積極地迎接這個改革,但卻要努力地爭取使它成為特區政府下一代享用十二年實質均等教育機會的突破點。
最後,亦有論者把是次課改評為「『均貧教育』的肇始」,「既培養不到尖子亦照顧不到後進生」,但根據我以上的分析,這種論述基本上把改革議題與改革效果混淆起來。就現階段的課改進度,「均貧教育」不應消極地說成為否定高中改革的藉口,它應積極地界定為高中改革的一個重要議題,並加以面對和處理。 (二之二.全文完)(文匯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