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4年12月29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副刊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4-12-29] 華文期刊市場優勢盡失內地同業趁機南下

放大圖片

洪磬 洪永起

 香港經濟的確復甦了。

 單看2004年期刊雜誌紛紛創刊,不論是商業雜誌,還是娛樂消閒;不論是音樂資訊,還是時尚潮流,幾乎不同的領域都起碼有一本雜誌誕生。

 只是,紛紛創刊的雜誌中,還是以通俗流行的為主,娛樂、消費、時尚潮流……層次稍高的《讀好書》、《am Post》是免費刊物,不能在市場中爭一口飯,只能靠著背後的資助,免費派發給有興趣的讀者。否則,只能如《良友》般北上,或像《音樂殖民地》般劃上句號。真正在市場中競爭的文化刊物,就只有一批浩蕩南來的內地雜誌。昔日香港在華文文化市場中所佔優勢、所形成的「完美風暴」,如今已經消散,變成本土刊物佔據通俗市場,文化則要靠內地雜誌「輸入」,形成兩分天下的局面。

  過去一年,香港書刊雜誌市場有甚可觀?

 從數量上看,據筆者不完全的統計,今年創刊的要比停刊的多,但從類型看,創刊的卻無新意,而離場的,則是以認真評論為主的音樂雜誌(參看附表)。

 無論是否「劣幣驅逐良幣」,內地雜誌期刊挾著深厚文化動力,將本土出品擠出思想主流,只剩通俗流行的單元空間。

 「內地『侵來』的一股新勢力,悄悄地進佔高層次市場,本地出品相形見絀」,本港文化雜誌《茶杯》總編輯顧問劉細良如是說。

未「北伐」 先「南侵」

 這年來,中環報攤上出現了很多新面孔:《財經》繁體版,《廿一世紀經濟導報》,在簡化字書的書店裡也出現大量內地雜誌,漸漸與報紙檔可以買到的商業雜誌平分秋色。

 「其實這個潮流在去年已開始。內地來的雜誌普遍較分析性,文字含量和水準較高。」

 「這些雜誌可能不會成為主流,也許只賣幾千本,但會影響到意見領袖那個群體。」無形中,也影響到香港媒體的核心。

 「現在很多講波的都要在內地網站拿資料了。」

 但只幾千本的銷量,如何能夠維持呢?

 「他們有內地市場的基礎,可能本身已有十幾萬的銷量,多印五千本繁體版,只需請個人改一下那些名詞而已,成本不高。」

 「很重要的一點,是內地的雜誌有足夠的Critical Mass(臨界質量),發行量足以支持一些Niche(小眾)的雜誌。」《音樂殖民地》的停刊,正反映本港高層市場的收縮,再養不起一本認真的音樂雜誌,即使那是多麼的本土。

 「若留意一下《新周刊》在香港的售價,由從前的一兌一,不斷上漲,就知道需求所在,不在乎在普及市場。」

本地傳媒只有消費

 相對於內地的傳媒,本港的是單一地大眾化。「香港正式的電影雜誌捉襟見肘,僅有一本備受影迷批評的《電影雙周刊》。相反內地的《看電影》每一期都有大量影評和分析,文字排得密密麻麻的。」

 「回顧今年的主流雜誌,時事的仍是Gossip(八卦新聞)為主,潮流文化的則是消費目錄,只有以圖片為主的資訊,沒有Insight(洞見)。無論足球雜誌、時尚雜誌等,貫通背後的,都是消費主義,即是以消費建立自我身份。這些雜誌適合消費力高、注重潮流的年輕人,但不能滿足我們這些年逾四十、對文字有要求的『老餅市場』。」

 他認為,新的娛樂雜誌出現並非反映市場的健康發展。「出八卦雜誌很容易呀,只需請幾個採主,幾隊狗仔隊,拍到照片就配上刻薄的說明,然後減肥廣告自然會來,雜誌自然就可以生存了。」

 「中國人有謂『衣食足,然後知榮辱』,香港人則是衣食足,然後更多衣食,以為那就是榮辱。像限量版波鞋,就是『我有你冇』的心態,反映了我的門路和財力比較好。」

 「中國人就是欠缺了超越消費的追求,以為金錢就等於品味;近年的經濟低潮本是很好的反省機會,可惜欠缺人才和心態。知識分子只顧在學院寫論文,不屑寫大眾化的東西。」

 「但看看美國東岸的知識分子群體,他們足夠的Critical Mass(臨界質量),最著名的知識分子如Noam Chomsky、Edward Said都會在BBC上對英國的普羅大眾講知識分子的角色。那是英國最大的電台,聽眾就是英國的『維園亞伯』呀!」

 「我現在出版,其實是出自對七十年代的一種懷鄉心態,那個時候的報紙頭條多是國際新聞,國際視野比現在廣闊得多。」

完美風暴已經消散

 「過去香港在華文世界的文化優勢,其實是當三個風暴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氣象學所謂的超巨型『完美風暴』。」

 「當時內地政治大於一切,全國都看那幾齣戲,台灣也在軍法統治之,唯有香港雖無民主,卻有自由,新浪潮電影其實好激進。」

 「香港文化、廣東話文化的優勢是一個機遇,並不是我們特別優秀。現在風暴消散,天下二分,高層次的由內地供給,低級、庸俗的則土生土長。」

 「在可見將來,隨著南方出版等內地出版集團上市,本地的嚴肅雜誌將進一步萎縮。」

「提升」本土文化

 「香港雜誌可以做的,是『提升』,也就是以地道通俗的背景資訊,加以分析,注入識見。」

 「香港人的心態仍停留在這種二分法,學者覺得自己是做學問,只願寫學術文章。」

 這種二分法的另一體現,則是文化和商業兩種刊物陰陽隔絕,一是擺明車馬賺錢掛帥,一是頂著文化使命、準備好隨時殉道的「同人雜誌」。

 在劉細良看來,文化商品應嚴格遵從商業規律,「商業原則是一個很明確的方向,很有效的系統,令你去造就一件事。」

 「若一本雜誌能夠維持,已是不斷在推動文化了。」

 痛定思痛,動極思靜,我們的城市需要甚麼樣的刊物,我們的刊物需要甚麼樣的讀者,兩者之間怎樣建立健康可持續的互動關係,是報刊界必需正視的課題。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