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2-29] 「良友」將再轉戰內地放大圖片
伍福強拿著昔日的《良友》,對北上充滿信心。
「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漏夜趕科場」,正好形容老牌中文畫報《良友》預計在明年初的復刊。
《良友》畫報歷史悠久,由伍聯德於1926年在上海創刊,以精彩圖片呈現時代新貌,比風格有點相近的美國《Life》(《生活雜誌》)更早10年。《良友》在抗戰期間曾停刊,1954年在香港復刊,1968年因伍聯德健康欠佳再度中輟,1984年重新復刊。
打從創刊,《良友》就打著「大都會」的旗號,走在摩登前端。又因伍聯德與三聯書店的關係,招攬到一班頂尖作家:老舍、茅盾、郁達夫、豐子愷、巴金、冰心等,採訪過陳方安生的祖父、抗日將領方振武,和黎姿祖父—香港電影之父黎民偉……《良友》的格調,用創辦人伍聯德之子伍福強的話,就是「中國人文精神」。
廟街與連卡佛之間
命途多舛的《良友》在1998年再度停刊,2001年改為《良友IT》,趕上潮流去做科技經。銷路、財政都不成問題,因為廣告多;卻是老讀者接受不了。終於,棄新潮而重傳統,《良友IT》停刊,而《良友畫報》則將於在明年初復刊,重出江湖,相信有深度的人文觀察仍有市場,不過今天的市場是在內地。
市面上高檔雜誌很多,消費、時事、文化、政治都有:《Elle》、《Cosmopolitan》、《亞洲周刊》、《新周刊》、《三聯生活周刊》,《良友》總編輯李以建如此形容市場現況:「要有廟街,亦要有連卡佛。」那麼,《良友》就是介乎雅俗之間了。
要看得遠一點
《良友》的優勢,是80年歷史累積下來的深厚文化,有一種歷史的闊度。
「如果說一般刊物是在歷史的潮流之中,我們則是在岸上觀察歷史長河的其中一段。」伍福強指。
「像舞廳的沒落到夜總會興起,到今天夜總會沒落、網吧興起,其實反映了社會的變遷;有歷史角度就有很多題材可以做。」
「不是『就是論事』。」
「我常跟編輯說,同一件事,人家看到五寸,我們就要看到一尺。我常要求年青的編輯認識歷史,否則很難溝通的。」
今天,《良友》緊守的是內容的層次和深度,寧願失去一班通俗讀者。
香港人才不易找
雖然伍福強對《良友》的知識分子市場很有信心,但亦不諱言,香港的市場不足以維持雜誌。反而其一貫的城市文化觸角,在內地找到市場。
「內地的人文修養水平很高,像北京交響樂團水準很高,人們對藝術的鑑賞能力非常高。」
內地的文字人才無論在學術修養與數量都遠超香港,立足於香港的《良友》如何和愈來愈開放的內地傳媒競爭?
「我想人才是主要的問題,在香港人才不容易找。不過,很多本土的題材我們始終較優勝,比如說黃霑我們一定比內地做得好。」
「又例如,很少有人談到,港英政府的管治方法前後轉變很大,像成立廉政公署,符合世界潮流,結果全世界都來這裡。有興趣的題目其實很多。」
文化市場在內地
對於打進內地,以至進攻年青人市場,伍福強很有信心。
「《良友》本身就是源自內地,而且一向在內地都有售。近期內地的媒體陸續報道,人們一提起《良友》這兩個字,就知道是宣揚文化、鼓吹健康人生觀、精緻的雜誌,這是連年青人都知道的。」
說到底,《良友》賣的是文化,而文化,在內地是有市場的。
「不過,香港一定會有售,放著讓年青人間中翻一下,也是好的。」曾經香江風光,教人唏噓不已;由內地到香港,又由立足香港回饋內地,一本堅持人文精神的都會雜誌,為本港報刊市道,以致知識文化的變遷留下註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