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5年2月1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副刊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百家廊:《霓虹》裝置——現代視覺符號


http://www.wenweipo.com   [2005-02-01]
放大圖片

 古根漢姆美術館的日與夜有不同外觀,卻有著同一樣的藝術內蘊,亦早已成為現代的藝術符號。

黎明海

 藉霓虹燈的光效作為藝術表現自波普藝術(Pop Art)之後,已經不再是一個新鮮的媒體了。弗萊文(Dan Flavin)以古典秩序紀律,在重複和對稱的空間構圖中形造一種現代主義的冷漠和理性的反思。他的《無題(紀念我的父親D.尼古拉斯.弗萊文》在一個兩米乘十四米的窄長展廳內,憂鬱的藍紫光在馬蹄形的霓虹燈中綻放絲絲的哀愁。

建構出迷幻市影

 也有布魯斯.諾曼(Bruce Nauman)把語言文字化成了視覺符號,他的《高高興興,過好日子,象徵》在漆黑的環境中藍、黃、紅、綠五色的霓虹燈,既是情意的表現,也詮釋了在大都會目眩消費物質主義的膚淺。還有,珍妮.侯哲爾(Jenny Holzer)把弄語言遊戲,以對比矛盾的短句展示真實與虛偽的荒謬合成的哲學思維「在堅持中你可以發現任何真實」、「大難之前,人們方才覺醒」等一系列在《古根漢姆美術館裝置》的霓虹燈句語,文字在不斷移動中,透露一種喃喃自語的獨白,製造一種自我催眠的視覺效果。

 然而這些西方藝術家表現的都是在媒體的創意中推陳出新,在形式中建立一己藝術表現的個性,較少關顧社會真實的情境而建構藝術的詮釋。

 香港號稱東方明珠,有不夜天的能耐,有些地方早晚景致各異,就如油麻地一帶,白天是個「老區」,「但老得知命,自在」(吳智,2004:61),從榕樹頭公園一帶,以至廟街、果欄等地都不過是街坊流逛的空間;或許偶然還可以見到在公園裡小眠片刻的長者、閒話家常的坊眾,盡是尋常百姓的生活片段,與入夜後小販處處,遊人如鯽,燈火通明的景象成為強烈的對比。

 油麻地彌敦道一帶五光十色的霓虹燈已經是旅遊明信片裡香港地標之一,其實打自亞皆老街、山東街、豉油街、上海街的大型廣告招牌盡是絢麗奪目,映照香港獨特的市象。除了百貨公司、大小商戶的霓虹光管燈飾之外,大街小巷還充斥了林林總總的色情事業標記的招牌。離油麻地不遠的砵蘭街,在朗豪坊還未進駐旺角之前,這裡已經是人慾橫流的肉體買賣市場,建構出一幅迷幻的、朝生暮死的荒唐市影。

色情事業招搖過市

 色情事業以閃耀燈光作號召由來已久。約一九二○年香港塘西風月場所紅牌阿姑都僱用私家黃包車,車身飾有迷彩燈炮,閃閃生光,夜裡招搖過市,確有一番景象。後來一九三五年香港政府全面禁娼,於是色情行業轉向「地下」發展,有所謂私寨於九如坊、歌賦街、荷李活道一帶,以門前一對燈或者是一對鯉魚作標記,讓「識途」者尋芳知處。

 其後光管招牌出現所謂「導遊社」、「按摩女郎」、「藝術宮」等鶯聲燕語,成為紅燈區的一些符號象徵。及後又有「指壓場所」、「卡拉OK」、「夜總會」等大型招牌,更展示了資本主義頹廢一面。然後又有黃底紅字獨特的「黃色」燈箱招牌的出現,把文字與視覺的象徵意義連在一起。

 雖然「招牌」內沒有令人想入非非的圖像,但是諧音的文字,鉅細無遺地敘述或描述了樓宇內經營項目的來源、服務形式,甚而是收費、設施都一目了然。及後由於政府的管制,行業又另闢新意,把「招牌」變成了箭嘴形的霓虹燈飾。雖然沒有了文字的說明,但綺麗處還是充當了「艷幟」的角色,與一街之隔的彌敦道商舖的霓虹招牌輝映出別具一格的香港夜景。

 基於這些霓虹燈建構的都市景象,香港教育學院藝術系導師吳茂蔚先生率領一群中學視覺藝術科教師跑遍維港兩岸,尤其油麻地及旺角市內大街小巷捕捉的霓虹燈華麗耀目的特色,把它象徵物質社會紙醉金迷的表面,拆解成一個個符號,然後在「上海街視藝空間」室內和櫥窗中重組,形成了一個結合社區情境的《霓虹》(Neon Salon——conceptual Art)裝置藝術。

都會文化與藝術互動

 雖然作品仍舊如布魯斯.諾曼等,以霓虹燈扭曲成一個個「文字」的符號,企圖重現符號代表區內各行各業的蓬勃與式微,例如酒樓、百貨公司、風月場所、當舖等。可是那些文字符號都刻意「切割」成局部,避免過度說明,反而因為局部而造成隱喻,在殘缺中增添一份想像的空間,文字不成文字,也增加了單純線條和光管反射的光影美感。

 藝術家特意以黑白的影印圖像作背景,展示了白天黑白的社區沉靜的一面,晚上那些黑白的影印圖像被霓虹光管照耀得遍體通明,道出社區入夜後的生命力。

 除了裝置之外,藝術家還利用錄像和攝影的形式,記錄了人體揮動螢光捧造成的光線軌跡,彷彿是用光來繪畫,光線造成筆觸,人的身體穿梭在光線的律動當中,打造成一幅幅抽象的行動繪畫。

 為了增加概念藝術的互動效果,展場還設計了一幅壁畫,讓參觀者在「作品」上,以塗鴉形式,寫下對作品的感受、意見,有些人以圖像述情,有些人會作一首打油詩,甚而地道的粗口,都見證了社區文化藝術的互動趣味。

 當代藝術已經不再是藝術家「做」,觀眾「看」的單向溝通,而是結合了社區情境,用接近真實的形式重構表現,在反思互動中展現對周遭環境的情意。霓虹燈既是當今生活的視覺現象,那麼來一趟即景生情的裝置也就令人重新審視現實大都會的魅力。

 《參考書目》吳智(二○○四),《眾坊街的盡頭》,輯於辜健編,《香港記憶》,香港,文學世紀社有限公司。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