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5年2月4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副刊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琴台客聚:清廉便是武器


http://www.wenweipo.com   [2005-02-04]
放大圖片

 廉潔便是力量,香港勝在有ICAC。(張立新 攝)

梁立人

 中國在整治貪污腐化的運動中,很多名重一時的高官受到牽連,身敗名裂,甚至有些被判死刑。有些人為他們抱屈,認為他們薪金太低,故難免起貪念,但作為一個高官,除了薪金外,尚有很多其他的福利和無形的利益,他們應該潔身自愛,即使稍動貪念也是罪有應得。當官惟有清廉,才是一生平安的保證,即使在封建人治時代,清廉也可為自己洗脫冤屈。

 漢武帝親自提拔很多文武大臣,其中御史大夫張湯很受武帝的重用,他曾經和太中大夫趙禹一起編定律令,並幾次代行丞相的職權,有次在他生病時,武帝親自前往探問,可見其深得君王寵信。御史中丞李文向來與張湯有嫌隙,他一直想從往來文書中尋找可以傷害張湯的東西,但卻沒有得逞。

 張湯與御史魯謁交往甚密,是以魯很替張湯鳴不平,就讓人告發李文曾經做過的奸惡之事,剛巧這案件落在張湯手裡審理,張湯就把李文問成死罪處斬。然而,當武帝問到張湯有關李文案的根由之時,張湯故作驚訝指出,大概是李文以前的熟人與其有怨而告發他的。

 不久,魯謁生病在家休養,張湯親自探望並為其摩腳部以助療養治病。那時,趙地以冶煉鑄鐵業務為主,趙王劉彭祖常為本身利益引發訴訟,張湯時常抨擊趙王這樣的行為,因此開罪了他,剛巧魯謁也曾追究過趙王的貪婪,所以趙王就一箭雙鵰地上書告發二人,指張湯、魯謁二人過從甚密,是以懷疑他們在策劃不可告人的陰謀。

 這事鬧到廷尉署,尤幸武帝當時還相信張湯,並未因此獲罪。但隨著張湯當武帝的酷吏日久,他所得罪的朝臣、豪強、貴族愈多,其政治生涯也就愈凶險。丞相莊青翟手下三個長史朱買臣、王朝、邊通等人,終於找到把柄,派人抓張湯的門人、賓客回去迫供,其中有人因受不住酷刑出賣了張湯。

 這夥人散布謠言,說張湯官商勾結,每次上書給武帝的建議,商人田信都事前得知,所以每次朝廷要行甚麼政策,要發展那方面的業務,要購買甚麼貨品,田信都懂得事前囤積以居奇來獲厚利。

 武帝召張湯來問,為何想做的事都讓商人事前得知?張湯還未知大禍臨頭,同樣故作驚訝地說,難道有人洩密?武帝覺張湯口硬是在欺騙自己,於是派廷尉趙禹去責問,趙禹譏諷張湯不知厲害,敬酒不喝,是否要喝罰酒?張湯知道大劫難逃,唯有寫信給武帝說,臣湯無尺寸之功,只是起步於刀筆吏,有幸得到陛下的重用,致使位列三公,感恩之餘,又指出陷害自己的主要團夥正是丞相莊青翟手下三個長史朱買臣、王朝、邊通等人,然後就自殺身亡以示清白。

 張湯死後,其家產只不過五百金,收入絕對與官職俸祿相稱。這時武帝才相信張湯確實是被人誣陷的,若他有官商勾結,洩漏奏章給商人們,也不會落得如斯家境貧寒,於是下令殺死三個長史朱買臣、王朝、邊通,丞相莊青翟亦被迫自殺。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