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5年2月23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副刊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5-02-23] 仁醫仁心:讓絕望的人看到希望

放大圖片

 周振軍醫生(左)、羅姓小童(中)及他的母親(右)

 「雖然已簽危殆證明書,但我仍然不會放棄。」儘管事情早已過去,當羅太太說起當時的情景仍然非常激動。

 約一年半前,廣東省中山市的一名13歲羅姓小童,因反覆發燒,被送往中山市一家醫院醫治,其後診斷為寄生腫瘤。嚴重的是,腫瘤由胰臟穿過橫膈膜、大動脈及靜脈之間,延伸至胸肺部。

 眼看著孩子的情況一天比一天差,而醫生們亦束手無策,羅太太開始感到絕望。其後,一位來自廣州的教授接手負責醫治這孩子。他診斷羅童所患的是惡性淋巴腫瘤,只能接受化療。而羅的家人亦需同意簽署危殆證明書,方可接受化療。這次的診斷頓令羅家陷入一片陰霾之中;其後,羅童開始接受化療,看著孩子的抵抗能力轉差,頭髮日漸脫落,最心痛的莫過於其母親:「當時,我的心情壞透了,但在孩子的面前,我不得不假裝堅強及開心,因為孩子受苦,我還得支持他,不想給他以為事情已到絕望,但當自己孤單一人的時後,總忍不住悲傷流淚。」其後,羅家亦曾到上海求醫,可惜苦無結果。羅童的腹部亦需長期插著喉管,方便排出因腫瘤而引致的積水。羅家就在這傷痛和絕望交織之下,靜待奇蹟出現。

 一次偶然機會,他們認識了香港的黎一文醫生。他得知這事後,亦主動聯絡香港的醫生好友,由骨科醫生張及兒科醫生周振軍作統籌,並聯絡外科醫生潘家鵬以及胸肺外科醫生羅家強,商討如何幫助這孩子。周振軍醫生說:「我們開了很多次的會議,因為這次手術非常複雜,而且時刻有生命危險。」羅童到了香港後,接受詳細的身體檢查,化驗結果所得,是良性的畸胎腫瘤,主要是由細胞異變而成,並非所謂的淋巴腫瘤,羅媽媽及羅爸爸這才舒了一口氣,對孩子的病情感到一線生機。

 周醫生進一步說:「他的腫瘤好像啞鈴一樣,最大的一邊生在胰臟之上;另一邊通過大動脈及靜脈之間,伸延到右胸處。」外科醫生潘家鵬表示,最困難的地方在於手術需要開胸,其次是腫瘤在兩條主要的血管之間,如果處理得不好,就會流血不止。而整個手術是開胸和開腹同步進行,眾醫生先將胸部的腫瘤與身體的組織分開,再慢慢由腹部將整個腫瘤切出來。

 在2003年年底,經過長達約4個小時的手術,醫生們成功為羅童切除腫瘤。羅的父母欣喜之餘,羅父更不禁流下眼淚,昔日的陰霾今已一一驅散。經過半年的康復,羅童已像一般的孩子,如常地上課和玩耍。羅媽媽表示,很感謝香港各位醫生的幫助。除此之外,也衷心多謝一班醫院及醫務所的醫護人員的關心。周醫生卻謙虛地表示,這是醫生的責任,為醫者理應無分國界,無分地域,亦無需理會病人富或貧。最主要的是,以優秀醫療團隊的精神及技術,幫助有需要的病人。正如他所說:「目的就是要將希望帶給病人。」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