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2-25] 講史茶館:忘八蛋,滾出去!放大圖片
水鄉紹興,是古代中國「盛產」師爺的地方。
郭 建
官員聘請師爺來幫助處理政事的風氣是在明末清初形成的。
明清時厲行「精兵簡政」,《大清會典》裡規定的全國縣級政府官員平均下來每個縣編制僅僅三點一人,一個知縣、兩三個「佐雜官」而已。而在縣以上,明清兩代又設置了遠比前朝複雜的監督性的衙門。同時科舉選官制的全面實行,使得很多官員並未經受過政務的訓練就匆忙赴職,在一個全然陌生的地方當官,面臨地方事務和上級層層監督的壓力。明初基層政務實際上往往被操縱在政府辦事人員——書吏的手裡,以後官員逐漸聘請自己信得過的朋友來幫忙處理政務,抑制作為地頭蛇的書吏勢力。
總督師爺 威風八面
到了清朝,這一現象更為常見,尤其是很多滿族官員不諳漢語和政務,必須依靠自己信得過的顧問幫忙。因此聘請師爺被納入了被官方正式承認的渠道,允許官員帶一套自己的顧問班子上任當官。清代各級衙門官員都會聘請師爺,權勢最大的莫過於在各省巡撫、總督處當顧問的師爺。巡撫、總督從理論上講是從中央派出的監察及軍事指揮官員,略高於各部或至少與之平級。但是卻除了副官性質的文、武巡捕外沒有正式的衙門編制,全都依靠為政務而請求皇帝批准臨時借調的官員(稱為「幕僚」)、以及私人聘請的顧問(稱為「幕友」)來撐門面,組成軍事參謀和政務指揮方面的工作班子,指揮調度一省或數省。被總督巡撫聘請的師爺,往往因此就威風八面。
武官遇上我都要請安
晚清名臣左宗棠就是由幕府師爺出身的。他中舉後接連三次參加會試都沒有能夠考取進士,灰心之下,絕了科舉之念,轉而研究輿地兵法。太平軍起,天下大亂,給了左宗棠出頭機會。駱秉章出任湖南巡撫,延聘左宗棠為幕友,大加信任,言聽計從,幕府裡居然就是這個沒有官職的左師爺當家。《世載堂雜記》裡記載說,當時下級官員大小事務來請示,駱秉章都說:「可請教寄高(左宗棠的字)先生。」左宗棠本來就是一個目空一切的狂才,得此信任,更是囂張跋扈。有一次總兵樊燮前來撫署拜見巡撫,向駱秉章請安(垂手單腿跪)後,駱秉章說:「見一下左師爺。」樊燮就向左宗棠拱了拱手,不料左宗棠居然發火,說:「武官見我,無論大小,都要請安。你為甚麼不請安?」樊燮也是個倔性子,頂撞道:「朝廷體制沒有規定過武官見師爺要請安的。武官再受輕視,可說起來我總是朝廷正二品官員,憑甚麼拜你這個舉人?」左宗棠最聽不得的就是別人說自己沒有中進士,勃然大怒,起身上前就要用腳踢樊燮,嘴裡罵道:「忘八蛋,滾出去!」樊燮悻悻退出。不久左宗棠就唆使駱秉章彈劾樊燮,要罷樊燮的官職;而樊燮也向湖廣總督官文揭發左宗棠,彼此爭鬥,鬧到咸豐帝親自出面過問。
閉門讀書 矢志雪恥
由於咸豐帝早已知道湖南巡撫的奏章都是由左宗棠代擬的,很是欣賞左宗棠的才能,同時也考慮到鎮壓太平軍主要依靠的是湘軍人物,因此經胡林翼、曾國藩等人的力保,咸豐帝不僅沒有治罪左宗棠,還升他四品京堂到曾國藩幕府作幕僚;同時下旨將樊燮革職,勒令回鄉居住。
樊燮回到家鄉湖北恩施縣,把「忘八蛋,滾出去」六個字寫在木牌上,號為「洗辱牌」,放在自己祖宗牌位之下,要兩個兒子定時參拜。又蓋起一幢「讀書樓」,重金請來教師,將兩個兒子和老師關在這幢樓裡,閉門讀書。還要兒子平時穿婦女衣服,說:「考取秀才可以換男外衣,中了舉人和左宗棠平等可以換男內衣,中了進士、點了翰林,才可以燒了洗辱牌,告慰先人。」皇天不負有心人,後來他的小兒子樊增祥果然中進士,進翰林院為庶吉士,而大兒子樊增祥也學問出眾,但英年早逝,沒有能夠進翰林院。(紹興師爺系列故事之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