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5-22] 醫療:針 灸放大圖片
飛 馬
在《大長今》一劇中,經常見到長今施針。其實,針灸最早記載於戰國時的《黃帝內經》,其理論認為若人體生理系統失衡,疾病便乘虛而入,針灸是藉刺激穴位,令循環系統運作重回正軌。雖然至今西方醫學未能對針灸有完全的解釋,但於199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已確認針灸對四十多種疾病具療效作用,其中包括感冒、中風癱瘓、哮喘等病症。其實一些西醫較難醫治的慢性都市病,例如頭痛、腰背痛、牙肉發炎、胃氣過多、便秘、鼻敏感等,針灸也極為神效。
針到病除
先說鼻敏感此種都市病,西醫多是給予患者服食抗敏感藥和消炎藥,對一些人來說療效有限,服用過多劑量還可能引致水腫。中醫角度視鼻敏感為體內機能失調,若用針灸療法,便會在合谷及曲池兩穴施針,令內分泌系統回復正常,患者可不藥而癒。
中風病人因腦組織受損,會引致說話或行動不便等後遺症,如能及早於極泉、委中及尺澤等穴位施針,便可大幅消退腦血管栓塞現象以及減輕身體殘障程度。如果未曾病發但有中風先兆,於百會、水溝、十宣等穴位施針,即能降血壓,將腦細胞的耗氧量大大減低,令發病率最多可降低達九成。
穴位新發現
近年漸漸興起「微針穴位」療法,所謂「微針穴位」是新近確認的穴位,所在位置多數偏離主要經絡,方法是透過刺激舌頭、耳朵、足底、頭皮等反射區作治療。舌針可治療情緒病,頭皮針則可延緩柏金遜惡化。
雖然針灸對治療很多長期痛症、慢性疾病以及內分泌失調等都很有效用,但身體虛弱者並不適用,如果病者受針時出現頭暈,便不宜採用針灸治療。對於急性疾病,西醫治療始終最為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