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6-13] 英美華人尋找民族的故事放大圖片
文:馬家華
近期,在英國倫敦和美國芝加哥的華人,都為保留自身的文化與歷史,展開了連串的尋根活動。他們在不同的國度,或是攝製口述歷史紀錄片、或是開設華裔博物館,共同秉持著承傳歷史的信念和使命。
然而,在籌備的過程,他們又面對著不同的難題,有的資金不足、人手短缺,有的則言語不通。在同一天空下,對屬於我們民族的歷史,又能否袖手旁觀?
倫敦華人留下有聲歲月
在殖民地管治時代,由香港移民到英國的,大都是教育程度較低的新界居民,他們曾經見證香港與英國歷史變遷。近期,他們藉著影片《歲月流聲》,透過聲音及圖像,口述昔日在香港的生活,以及移民定居英國後的回憶。
在英國,華人社區的歷史已超過一百五十年,可謂源遠流長,但被紀錄下來的,卻又少之又少;華人雖是英國第三大少數族群,但卻又鮮為英國主流社會所認識。假如沒有這部製作,又有多少寶貴的歷史片段會遭人遺忘呢?
香港特區政府,又該如何對待這香港歷史的一部分?不聞不問、置身事外的姿態,對這批華人又是否公平?
老華僑口述 BBC尋根
去年二月,一群由四十人組成、於英國土生土長的年輕華人義工,即Britsh Born Chinese(BBC),訪問了三十一位現居於倫敦的華僑。他們一起接受訓練、籌備、拍攝和剪接,在所錄得的二十七小時片段中,挑選了九十分鐘的精華,最後輯成首齣倫敦華人口述歷史紀錄片《歲月流聲》。
紀錄片涵蓋了九個主題,包括童年經驗、戰爭時代、中國婚俗、移民原因及經過、初來英國的體驗、定居、養育下一代、成就及在英國定居的感受。
透過影片製作,這批不諳中文的年輕人展開了尋根之旅。他們所訪問的三十一位華人長者,年齡介乎六十至九十二歲,職業有製衣工人、侍應、廚師、工廠工頭、外賣店東主和護士等。
學生義工之一的萬惠靜表示,希望藉此多認識關於自己的文化。她又稱:「受訪者大部分都單身來到英國,他們初來之時都舉目無親。他們不懂英語,過著刻苦的生活。」
另一義工冼家欣則認為,透過訪問,可了解祖父母的歷史,知道他們為何會留落彼邦,亦了解自己為何會身在此地。這對於年輕人認識歷史,是蠻有幫助的。
項目統籌李少芬則說:「《歲月流聲》令本來沉默的歷史留下痕跡,但這只是第一步。文化影響每個人的生活,我們不單需要身體健康、豐衣足食,也需要精神上的健康……我們讓華人去親身講述歷史,不是為了賺錢、不是為了宣傳,而是希望把華人最真實的面目展示出來。」
她又說:「很多華人在倫敦定居的時間都比在家鄉長。因此,他們擁有雙重的身份……他們不能否認自己是中國人的同時,亦對身為中國人感到自豪。他們在這裡也熱衷於認識新朋友和展開新生活。」
影片巡演借閱 展示華人歷史
《歲月流聲》已於本年四月二十五日,在倫敦博物館進行首映開幕禮,影片透過中文對白、配以英文字幕,呈現早期英國華人的生活狀況和在英國發展的過程,並藉著珍貴的史料圖片和回憶,打開年輕人、華人、甚至英國人了解中國文化的大門。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參贊兼總領事盧月可在首映致詞時,對《歲月流聲》亦致以很高的評價。他表示,紀錄口述歷史是一個很好的構想,這不僅是跨文化的紀錄,更是多代之間的溝通。這能培養人們熱愛華人社區,從而營造更和諧的社會。
此片得到「文化獎券基金」(Heritage Lottery Fund)贊助,由「全國華人保健中心」策劃。在本年五、六月間,該組織陸續在倫敦圖書館、華人社區中心和學校等地,作巡迴影片播放及圖片展覽。光碟《歲月流聲》亦已存放於英國主要公共圖書館及倫敦地區所有圖書館內,供人免費借閱。
另外,倫敦中國文化中心(London Chinese Cultural Centre)亦正展開一項徵相計劃,旨在收集倫敦唐人街的相片和文件。
負責單位表示,倫敦東區萊姆豪斯(Limehouse)曾一度成為華人中心,但有關照片和資料卻欠奉。早期定居於英國唐人街的,多是被遺棄的水手。有些由於船公司倒閉,令他們流落異鄉,有些則因戰禍而偷渡至此。
參考資料:
www.cnhlc.org.uk/chinese/project_ oralhistory.html
www.chineseculturalcentre.org.u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