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5年6月18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文匯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5-06-18] 消除西方對華敵意:應促進鴿派往來

■邱震海博士 國際時事評論員

 為發展爭取創造一個盡可能長的和平環境,消彌西方大國及周邊國家對華的潛在敵意或憂慮,中國必須避免內部鷹派與西方或周邊國家鷹派之間的碰撞或短兵相接,同時加強雙方鴿派之間的往來,並力爭使雙方鴿派都逐漸上升到政策主導層面,或至少對決策層具有影響力的程度。

 由中國人大外事委員會主任姜恩柱率領的中國人大代表團,日前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訪問,並與美國眾議院展開交流活動,雙方就台灣、朝核、人民幣、中美貿易逆差和中國擴軍等議題廣泛交換意見。

中美議會一個月內兩度會面

 這是雙方議會自九九年以後的第六輪交流活動。以往中美議會交流每年進行一次,但今年繼中國人大代表團訪問美國之後,美國眾議院交流小組的成員七月又將到訪北京,從而創下中美議會不但一年之內,而且在一個月之內兩度會晤的歷史紀錄。

 就在雙方議會今年的交流展開之前,美國參議院日前通過議案,稱若中國在十月前不改變人民幣政策,美國政府將對中國進口到美國的商品徵收關稅。據媒體報道,中國人大代表團訪美期間,並未在人民幣問題上鬆口;在中美貿易逆差問題上,美方交流小組主席曼祖洛同意不能完全歸咎於中國。

美國對華:鷹鴿兩派勢力互現

 一段時間來,人們在中美關係中看到一系列似乎截然相反的信號,即一方面美國對中國的崛起心存疑慮,並竭力設置障礙進行圍堵,但另一方面美國卻又尋求在一系列問題上與中國展開對話。這種看似矛盾的現象,其實正好折射美國對華政策的兩個側面,即圍堵和接觸;視不同的階段和戰略重點,同時也視乎不同派別政治家的取向,圍堵或接觸分別成為美國對華政策中佔據主導地位的側面。

 撇開美國對華政策的這兩個基本側面,另就美國對華智囊或官員班子的情況來看,也基本上存在鷹派或鴿派間或分別佔據主導地位的情況。這種情況有時見之於鷹鴿兩派在不同時段佔據主導地位,有時則見之於鷹鴿兩派同時存在於不同甚至是同一個政府之中。一個明顯的例子,就是前國務卿鮑威爾在布什首任期間作為唯一的鴿派人物,存在於布什內閣之中;鮑威爾之後,雖然鷹派人物賴斯接掌國務院,但國務院作為鴿派大本營,卻依然在某些方面顯示其獨特的色彩。另一個相關的例子,就是最近五角大樓的《中國軍力報告》之所以一再推遲發表,原因之一就是白宮和國務院內部的鴿派勢力認為該報告關於中國崛起部分的結論過於負面。

 美國國內鷹鴿兩派的勢力分佈或消長情況,一如絕大多數國家政策制定層面的情況,即在對國家大方向基本認同的前提下,對於策略方向存有不同意見。這一態勢其實值得中國在崛起過程中仔細研究,並根據實際情況策略性地加以利用。

避免鷹派相撞,了解彼此邏輯

 筆者曾在不同場合一再強調,歷史經驗證明,一個大國的崛起至少需要五十至七十年,乃至一個世紀的時間,以此眼光來看,中國的崛起之路其實只展開了六分之一甚至更少;若中國在目前階段就腹背受敵,則今後的崛起之路將極為艱難。為了避免出現這一情況,中國十分有必要消彌西方大國及周邊國家的潛在敵意或憂慮,爭取創造一個盡可能長的和平環境。

 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從大框架來說,中國必須處理好「外張」和「內斂」的關係,尤其需要處理好內部因國民自信增強而導致的極端民族主義情緒;但從外交策略上看,其中一個關鍵是避免內部鷹派與西方或周邊國家鷹派之間的碰撞或短兵相接,同時加強雙方鴿派之間的往來,並力爭使雙方鴿派都逐漸上升到政策主導層面,或至少對決策層具有影響力的程度。

 當然,這一思路說易行難,但在實際推行中卻並非不可行。其中一個關鍵首先是,須加強雙方的互相了解;雙方只有了解彼此的思維習慣和行為邏輯,才能避免各說各話,並找到互動的焦點。在這方面,這幾年中美之間似乎已有不少進步,但中日之間卻依然有很大的改善空間。(本欄每周六刊出) (文匯論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