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5年6月29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副刊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5-06-29] 輝筆而就:成王敗寇

梁家輝

 因為一套電影的流行,希特拉於世界大戰結束了六十年的今天,又再成為話題:由他一位女秘書原著的故事,經改編成電影後,竟然能在德國上映,兼且大受注目,據說還拿了好些獎項。

 電影獲獎有很多因素,不一定和故事內容是否「正確」有關。然而,在下記得即使到了九十年代,納粹和希特拉在德國都依然是禁忌,模型玩具飛機大炮可以出售,但遇有納粹標誌者,進口德國前仍要先行抹去,如今這齣電影沒有把希特拉描繪成殺人如麻的大狂魔,甚至還有點迴護他(作者是納粹同情者,當年戰況不利,各人想辦法外調時,他自願申請往希特拉總部當秘書),竟然未遭受激烈反對,世界變化之快真叫人意想不到。

 希特拉之為歷史罪人,幾十年來人證物證俱在,不容抵賴,德國人也誠心認錯,沒有抵賴。然而成大事者自有其過人魅力,希特拉如果真是恍似「黑帝君臨」一般,人見人怕,又怎能由街頭戰士開始匯集實力,逐步往上爬,一度擁有比拿破侖還要大的版圖呢!正是成王敗寇,歷史由戰勝一方書寫的,當中有一定程度的偏差,在所難免。

 我對於希特拉的觀感比較中性,沒有一面倒的認同他是個大魔頭,可能也受我一位小學老師的影響,這位老師上課時總是穿筆挺西服,頗有三十年代名士的樣子,據說他曾經留學歐洲,還寫得一手好字,可惜小孩子未懂欣賞。有一次,他在課堂向我們這班小學生(三、四年級吧)講到希特拉,說世人只以成敗論英雄,其實對戰前的德國人民來說,希特拉確是振興國家的英雄,老師還提到當年曾作了一首詩,年代久遠,我這個當年的小學生無復記起,只記得末句是「萊茵河畔弔忠魂」,老師一派「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材」的語氣,躍然紙上。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