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5年7月25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5-07-25] 港台應反思責任及定位

■思 良 資深評論員

 有關香港電台的社會功能以及大眾期望其所扮演的角色,近年屢成社會輿論焦點。作為一個政府全資擁有的公營機構的香港電台,其問題主要不在應否繼續主辦甚麼節目,而是它的廣播政策、節目路線是否符合最大的公眾利益,每年耗費大量公帑所製作的電視及電台節目是否符合社會的整體利益。港台確實出現「身份」危機的問題,現在可能是對港台的工作任務、性質和定位作更實在而又深入討論的適當時機了。

 曾蔭權在競選期間公開批評港台,自有其政治涵意;這是政治領導從執政的角度來看,涉及港台應如何處理好與特區政府的關係的問題,即政府應該如何理順與港台的從屬關係,從而再次帶出了港台的定位問題及所謂「編輯自主」問題。

 眾所周知,香港電台不但在港英管治時期擔任港英當局的忠實喉舌,回歸後更一直是「民主派」及法律界一些人士宣傳他們政治立場的平台,不斷誹謗和攻擊特區和中央政府。港台有些節目更是內容低級庸俗荒唐,挑撥離間,加劇社會分化,引起民憤。世界各國沒有一家公營電子傳媒扮演著攻擊自己國家和政府的角色,唯獨香港電台獨一無二。

港台未能配合政府施政

 作為公營電台的港台廣播政策,涉及公眾利益,可以向社會大眾和輿論提供理性討論、充分表達意見的大氣空間,但絕不能允許罔顧事實的的造謠、違反邏輯的猜測、隨心所欲的謾罵,違反職業操守,污染本港的傳媒生態環境。港台不可能長期以所謂「服務大眾」自居而與政府對著幹,拆政府的台。港台成為特區政府喉舌並非錯事,不應將政府與市民對立;港台作為年耗超過四億港元公帑的傳媒機構,必須以全港市民的利益和需要為依歸。實際上,港台未盡照顧各階層納稅人的利益和需要,因為香港回歸後,當家作主的市民很想知道政府的政策,作為政府架構一部分的唯一公營廣播機構,應該負有明確配合政府施政的責任,宣傳政府的各項施政方針和政策,宣傳特首的治港理念,呼籲社會各界和衷共濟,支持政府依法施政,它對政府的從屬性質無可置疑。

 香港電台作為政府部門,維持著公務員的編制和福利,其撥款的一半用作薪酬開支,納稅人有權要求港台必須「像」一個公營電台,不能「公器私用」,更不能「公器濫用」。回歸以來,港台一直未有履行應盡的責任,從節目內容到製作方針,強調所謂「編輯自主」和「言論自由」,儼如「獨立王國」,與政府漸行漸遠,拒為配合特區政府施政承擔義務,對政府說三道四、大唱反調、冷嘲熱諷,勢不兩立,完全忘記了自己應扮演的角色。由「公帑出糧」的港台,竟妄自尊大、反客為主「鬧政府」,實在是咄咄怪事。

節目主持人拒絕監督批評

 在政府有意整頓港台之際,港台《自由風》節目趁機邀請剛與商台解約的過氣「名嘴」之一黃毓民開咪接受訪問,大談甚麼香港言論空間正在逐步收窄云云。顯然,港台有人借黃毓民口沫橫飛這把口,暗批港府近期對港台的批評,表達對政府整頓港台要求的不滿。近日,在港台外,有人公開提出《自由風》或《千禧年》應該讓那些被封咪的節目主持人去開咪,認為這才是履行「編輯自主權」;竟然同時在港台內,有人對「過氣名嘴」吹捧有加,稱那位一貫在電台不離其青筋暴現,激烈恕吼罵人本色的「名嘴」是「非常優秀、有魅力及有群眾基礎」,又說港台與剛被商台終止合約的名嘴「有合作空間」。這種荒唐現象,豈不是足以發人深省,並且不能不令人質疑。

 對電台節目主持人的選擇,不能掉輕心。港台《自由風》節目給予聽眾的印象相當惡劣。某些主持人一直標榜言論自由,但只有他的言論自由,沒有不同意見的自由,只要同他的意念不同,就「自由」截止相反意見的表達。由此可見主持,政治傾向之強烈,製造和煽動偏激情緒,以「編輯自主」為擋箭牌,不受政府的監督和制衡,拒絕民眾的監督及批評。開拓言論自由空間,必須以社會大眾利益為依歸。

 香港電台要作重大改變,應清楚訂出一套新的、理性的方針與原則。不僅在節目類型上要回到公營電台的正軌,而且在節目內容、方針上更要明確配合政府施政的責任,要「急政府所急、想政府所想」,為介紹和推行政府政策方針製作更多有內容、有水準的節目,讓市民從公營電台中得到更多正面、正確的訊息。公營電台在擔當政府「喉舌」的同時,還要兼作政府的「耳目」,提供公眾時段供市民發表意見,而節目主持人要做到公平、公允,不能對聽眾意見「黨同伐異」,不能持有雙重標準。

 港台停播賽馬節目只是撥亂反正的第一步。港台行政管理紊亂、未有效運用巨額公帑,醜聞屢屢,惹人詬病,這種現象亦不應再繼續下去。納稅人和政府都應該切實擔負起監督港台的責任,讓它真正成為人民和政府的喉舌,為香港社會的繁榮、安定、和諧作出貢獻。 ■(文匯論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