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5年8月9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副刊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5-08-09] 琴台客聚:「帖試」題目的古怪

放大圖片

 現代考試鼓勵博覽群書;但古代考試的「帖試」出題古怪,流於形式主義。

吳羊璧

 古代,工商業未發展,沒有甚麼工商機構,也不會有在社會上公開招聘員工的事。社會上只有一個大僱主,就是朝廷,官府。

 朝廷找尋人才,最早不是靠考試,先是舉薦,如漢代。舉薦的方式以後也用的,地方上推舉人才,與貢品一起上京,叫貢士。但漸漸以考試為主。隋唐以後,大致已設經常性的考試,也就是科舉。但各個朝代的做法並不一樣。考試的重點有時在經典,有時在文學詩賦(進士科),考試的方式也多方嘗試,有口試,有墨義(筆試),有帖試,等等。到了明清,主要是從《四書》、《五經》中找文句來作為試題,應考的文章格式則規定為八股文(一種有刻板規定的表達方式),這就形成了非常死板的學習方法和考試方法,並不能夠好好地發現人才。這種考試的方式也談不上公平有效。僵化的科舉制度,終於在光緒年間停止了。現在來說,是百年前的事情了。

 科舉制度,如果寫一部專史,應該是厚厚的一巨冊。

 這裡不想去鑽這個牛角尖,只想從歷代科舉考試的經過中,找一些有趣的小題目來談談。

 先談「帖試」。

 這種方式,死板得可怕。方式是:「以所習經,掩其兩端,中間開唯一行,截紙為帖。凡帖三字,隨時增損,可否不一。」史書上常常提到「帖試」或「帖經」,但不見詳細說明,這是《通典》上面的解釋。大致就是說,把要考的經典,任意遮去兩邊,留下一行露出來,再帖三個字(或四五字),這就是題目了。

 這樣的考試有甚麼意思呢?實在沒有意思。不外是要考生把經典文字背誦得爛熟,隨便帖出幾個字來,也能夠知道它是出在哪裡,上下文是甚麼,否則就沒有法子回答。或者根本摸不著邊際,太形式主義了。

 這樣出試題,也許對於主考官是一種方便,因為只要在經典文字中找一行半句出來就是了,不用自己出主意。但也難說,清代嚴重的文字獄中,有一宗就是試題問題。當時江西正考官出了個題目《維民所止》(這樣沒頭沒尾的四個字,也許就是帖試題目吧),就被定了死罪,因為其中的「維」、「止」二字,就是把「雍」、「正」二字去了頭。當時正是雍正,這不是大逆不道麼,不知這位正考官查嗣廷是不是真有這個意思。

 這樣從形式上出難題,是逼人們死讀書,卻不是鼓勵人們讀書明白道理。所以也一直有人非議。唐代有位國子祭酒(大學校長)楊瑒,就批評「帖試明經,不質大義,乃取年頭、月尾、孤經、絕句……」。他說這樣的教育與考試,培養不出人才來,學生浪費了公帑,博士(教授)們白吃了俸祿。(「學徒費官稟,而博士濫天祿」見《新唐書》)

 強調死讀書,背得爛熟,考試題目與方式,不是啟發人們靈活運用主動思考,而是死記硬記,這種傾向,在舊時的科舉考試中固然成為死症,但這種傾向今天也未必沒有。因為形式主義的方法到底容易做。說要靈活一點,怎樣靈活,反而好似沒有準則,無從捉摸。 (談考試.之四)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