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5年8月17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副刊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5-08-17] 百家廊:周瘦鵑避世寄情園藝事

放大圖片

 魚之樂—如陶淵明之潛心自然,周瘦鵑獨醉於游魚。

沈鴻鑫

 著名作家、翻譯家、園藝家周瘦鵑是蘇州人,生於一八九四年。他在中學時代就開始文學創作活動,在《小說月報》上發表了處女作《愛之花》。中學畢業後即以寫作、翻譯為業,一九一七年翻譯集印了《歐美名家短篇小說叢刊》,其中包括高爾基的作品《叛徒的母親》,魯迅曾讚揚這本書是「昏夜之微光,雞群之鳴鶴。」二十二歲開始在上海的中華書局、《申報》、《新聞報》等處任編輯和撰稿人,曾主編過《申報》副刊、《禮拜六》月刊、《紫羅蘭》、《半月》、《樂觀月刊》等刊物,並有不少短篇小說創作和譯作。抗日戰爭前夕,他曾與魯迅、郭沫若等數十人聯名發表宣言,呼籲禦侮抗戰。還寫了《亡國奴日記》、《祖國之徽》、《南京之國》等以抗日愛國為題旨的小說。周瘦鵑曾是文壇上一名卓有成就的作家和翻譯家。前輩作家包天笑曾以詩讚他:「好與江南傳韻事,風流文采一周郎。」

退歸林下 躬耕園藝

 然而,周瘦鵑正當年富力強之時,卻決定退隱故園。原因是當時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社會政治黑暗,在國憂家恨的刺激下,周瘦鵑憤世嫉俗,不願同流合污,他欽羨陶淵明和林和靖,想掙脫名韁利鎖,終老於花苑苗圃。他自己曾說過:「東塗西抹,匆匆三十年,自己覺得不祥文字,無補邦國,很為慚愧!因此起了投筆毀硯之念,打算退藏於密,消磨歲月於千花百草之間,以老圃終老了」(《花前瑣記》前言)。上個世紀三十年代,「九一八」以後,周瘦鵑決定退閒蘇州,他匆匆結束了文字生涯,回到了故鄉蘇州。

 周瘦鵑平生喜愛園藝,喜愛花草魚蟲。早年蟄居上海賣文為生時,就常常在狹小庭心裡放上一、二十盆花草自娛。他回到蘇州後,在城內黃楊橋頭物色到一塊四畝大的園地。傾其二十餘年賣文的積蓄,高價買下此園;接著又買下南鄰的五分地。於是煞費苦心,搜求名種花樹,在園中壘石為山,掘地為池,在山上砌梅屋,植梅樹,池中植荷,河畔築軒。經過他的慘淡經營,拾掇成一個有土阜,有水池,花木扶疏的花園。周瘦鵑雖是個文人,但在園中親自躬耕,精心製作和培育了五、六百盆各式盆景、盆栽。他的盆景風格清秀古雅,充滿了詩情畫意。後來他終於成為我國最著名的盆景專家之一。

喜愛金魚 賜以嘉名

 周瘦鵑不但愛花成癖,而且戀魚入迷。在他的愛蓮堂前簷下的匾額上就題有「養魚種竹之廬」。抗日戰爭前後,周瘦鵑與金魚還有一段故事呢!在抗戰以前,他就四處奔波搜求各式金魚名種,各樣精緻器皿,並精心研究蓄養繁殖的方法。他不惜工本在園子裡用水泥建造了兩個圖案式的水泥池子,蓄養了二十餘品南北名種金魚,總數達五百尾之多。他又將蓄養的金魚分別置於二十四隻缸內,陳列於專室,題名為「魚樂國」,大有柳宗元《小石潭記》中「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之意趣。他還在四壁張掛多幅名家的金魚畫,使真魚畫魚漫遊容與,鱗光飛動,相映成趣。

 他終日盤桓周旋於缸畔池側,可說是廢寢忘餐,樂此不疲。他對珍奇的魚缸也是不惜重價,四處覓求。他說曾覓到一隻捷克製的玻璃魚缸,缸呈四方形,下面有鏤花銅盤,兩旁有兩個瓜稜形的火黃色的玻璃管,當中還可通電發光,柱頂各立有一個金身裸體女子,張開雙臂,相對作跳水之狀,他在這隻缸裡養了兩尾五色的珍珠魚,真像是水晶龍宮,展現了一派神奇幽幻的景象。

 他寵愛金魚,還著意給牠們披上一縷詩的輕紗,別出心裁地用詞牌、曲牌等名稱分別給二十餘品名種金魚賜以嘉名,如朝天龍叫「喜朝天」,水泡眼叫「眼兒媚」,翻鰓叫「珠簾卷」,堆肉叫「玲瓏玉」,珍珠魚叫「一斛珠」,銀蛋叫「瑤台月」,紅龍叫「水龍吟」,紫龍叫「紫玉簫」,烏龍叫「烏夜啼」,紅蛋叫「小桃紅」,絨球叫「拋球樂」,紅頭叫「一萼紅」,燕尾叫「燕歸梁」,五色絨球叫「五彩結同心」……題名如此貼切諧合,恰到好處,真使人拍案叫絕,我們不得不歎服周瘦鵑的獨具慧眼的非凡匠心。這些名稱使美麗的金魚平添了幾分詩意和風韻。

殃及池魚 賦詩痛悼

 人們常說花木有情,作為動物的金魚大概更能與主人交流感情了。周瘦鵑對這批金魚精心飼養,就像母親哺乳嬰兒一般,充滿了慈母舐犢的深情。一九三七年「八.一三」日寇進犯,蘇州淪陷,周瘦鵑隨人們一起逃難,到了皖南黟縣的南屏山村。在皖南避難的三個月時間裡,他還是念念不忘他的蘇州故園裡的花木和金魚,他寫了好幾首懷念金魚的詩:

 「吟詩喜押六魚韻,魚魯常訛雁足出;

 苦念家園花木好,愧無一語到金魚。」

 「五百錦鱗多俊物,詞牌移借作名稱;

 翻鰓絕似珠簾卷,紫種宛然紫玉簫。」

 他的詩不僅表現他的思念,也蘊含了憂慮和不安:

 鐵蹄踏破紛華夢,車駕倉皇出古吳;

 未識城門失火後,可曾殃及到池魚?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的典故用在這裡十分貼切。事實證明,他的擔憂並非多餘的,不幸的事情已經發生。第二年當他從安徽返回蘇州故園,映入眼簾的是一幅悲慘景象,滿園荒蕪,花木凋零,最令他痛心的是五百尾鮮蹦活跳的金魚竟蕩然無存,都成了日寇的盤中美餐。周瘦鵑望缸興歎,悲慟難已,作詩痛悼:

 書劍飄零付劫灰,池魚殃及亦堪哀;

 他年稗史傳奇節,五百文鱗殉國來。

 在那戰火紛飛的年代,國破家亡,連金魚也不能倖免,這是多麼令人痛心的事。應該看到,詩人寫的是金魚的遭殃,而訴說的卻是整個中華民族的苦難啊!

 金魚遇難給周瘦鵑很大的精神刺激,不禁使他心灰意冷,再加上名種的搜集本來就不容易,養金魚一節從此就不再像以前那樣大事鋪張了,只是置備了五隻魚缸,聊備一格,略作點綴而已。直到解放以後,他才擺脫了這種淒楚的心情,重振舊業。不僅大力培育花木和盆景,而且大養金魚,在原有五缸的基礎上,又增添了三缸,並將八隻魚缸排列成一朵帶柄梅花那樣的圖案,其中蓄有五色蛋種、五色珍珠魚等佳種。他作了一闋《行香子》詞詠之:

 淺淺春池,藻綠魚緋,看翩翩倩影參差。

 銀鱗鍶展,朱鬣鰭岐。是瑤台月,珠簾卷,燕雙飛。

 碧臚流媚,綵衣軒舉,襯清漪各呈嬌姿。

 香溫茶熟,晴日芳時。好聽魚喁,觀魚躍,逗魚吹。

 他的金魚池重又斐然可觀了。後來黃楊橋頭這片普通的園地終於成了蘇州園林城中令人神往的「周家花園」,吸引了國內外各界人士的紛紜足跡,朱德、周恩來等都親臨參觀過。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