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5年8月17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副刊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5-08-17] 《立秋》受眾捧 二度南下深圳

放大圖片

 ■馬洪翰手托被燒毀的牌匾感慨萬千。

■張玉蘭 王寬應 馬宇風 楊亮 劉輝

 8月5日,應深圳龍崗區藝術中心盛情邀請,話劇《立秋》帶著晉土的芳香酸味二次南下深圳,並於9日晚開始向當地觀眾獻演三場。山西省話劇院院長賈茂盛稱,《立秋》在北京、長三角和珠三角巡演之後,觀眾好評如潮,不期將三度進京,目前,天津、珠海、內蒙古等地已有數十場的演出簽約。他還表示,明年有望走進香港、台灣,為兩地的炎黃子孫獻上一套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大餐。

稱雄中國五百年

 晉商曾經「縱橫歐亞九千里,稱雄商場五百年」。然而,民國初期,國內烽煙四起,時局動盪不安,晉商瞬間灰飛煙滅。在中國近代史冊上留下悲壯的一頁。《立秋》以匯通天下的平遙日昇昌票號為藍本,用舞台藝術復活了當年晉商豪門盛極而衰的悲慘遭遇。

 俗話說,一葉落而知天下秋。《立秋》以民國初年立秋日為切入點,集中反映了晉商大廈瞬間倒塌的生活片段。豐德票號面對眾多股東客戶上門擠兌危局,馬掌櫃恪守誠信,毅然翻出金庫老底為商客兌現,這一壯舉雖然沒有止住晉商衰敗,卻守住了百年晉商的信譽。

誠信牽動觀眾心

 山西省話劇院院長賈茂盛說:「《立秋》以晉商敗落為背景,打破了當今影劇作品歌頌晉商的格調,在鮮明的反思中客觀地立體反映晉商既開拓又保守,在歷史轉折時期,喪失發展機遇的悲壯歷史,對當今社會有深層意義。」他認為,尤其是劇中弘揚晉商「纖毫必償,誠信為本」的商業理念,仍是當今人們缺少、而又渴望和追求的職業道德。

 同時,該劇置景是豪門大院為搭配的紅燈、繡樓、石獅,音樂以地方民歌為主調融入晉劇腔,從視覺到聽覺,為觀眾展現出一幅有山西特色的民俗風情畫卷。是《立秋》吸引觀眾眼球的另一亮點。

 賈茂盛說,《立秋》在內地走紅後,渴望能走向港台,並冀明年能夠成行。據了解,去年香港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在山西觀看《立秋》後,豎起大拇指稱好,返港後便致函,誠邀《立秋》赴港演出,遺憾的是因多種原因未能成行;全國政協香港委員周安達源看過之後潸然淚下,他和一些港界人士觀後認為,《立秋》所弘揚的誠信精神,正是香港社會現在所缺少的,也是港人所渴望的!

劇情簡介

 民國初年,國運衰微,富甲天下的豐德票號在劫難逃:天津分號被大火燒燬、官府所借白銀難以回收……總經理馬洪翰循規蹈矩,獨撐危局;副總經理許凌翔標新立異,主張將票號融入現代銀行的軌道,卻被馬洪翰否決,導致大批股東、客戶登門擠兌。當時管家勸掌櫃捲銀出逃,被馬洪翰拒絕,為守誠信,馬家老太拿出祖輩積存的萬貫金銀應急之後,坐化而亡。

 禍不單行,馬家閨秀瑤琴被鎖在繡樓苦等許家公子昌仁六載,不料,昌仁留洋回歸故里卻另有所愛;馬家獨子江濤,棄商從藝,父子近在咫尺若陌路天涯;瑤琴猛然覺醒,走出宅門奔上海求學。在國破家敗的背景下,匯通天下的豐德票號盛極而衰,灰飛煙滅。馬洪翰身披秋落葉,走向縱深宅院,企盼春天來臨……

戲裡戲外話《立秋》

 《立秋》編劇之一姚寶瑄歷時十栽,數次穿行於山西常家、喬家、曹家、渠家、王家等大院深宅,翻閱大量歷史書籍,追尋晉商生活軌跡,最終將其融入劇中。

 戲裡人物:當豐德票號危機四伏之時,總經理馬洪翰,循規蹈矩、誓為豐德護碑守門,而北京分號經理許凌翔主張順應潮流,將票號融入現代銀行軌道,無奈之下許凌翔聯絡200餘分號經理上書老號,結果被馬洪翰一口否決,並把許開除出局。後當客戶上門擠兌時,許重返票號同馬共度難關。

 戲外人物:豐德票號總經理馬洪翰的原型是平遙日昇昌票號的老闆毛洪翰,他是一個吃祖宗飯、從未走出過娘子關的主,按老祖宗規矩行事,卻把票號管理的井井有條。而北京分號經理許凌翔的原型叫李宏齡,他常年闖蕩江湖,見多識廣。袁世凱主政後欲建國家銀行統一貨幣,曾二請日昇昌參與,均遭拒絕。第三次機會來臨時,李見多次書信未果,便聯絡全國各地200多分號經理上書相勸,卻被毛誤認為逼宮,一怒之下將李辭退。李後來回歸故里做了教書先生,並以自己的親身經歷、所見所聞所思所想著寫了《山西票號興衰史》等書籍。

 戲裡繡樓:馬家小姐瑤琴被關在繡樓裡六載,苦等留洋歸來的未婚夫昌仁,期間從未下過繡樓。終於盼回了思念的人兒,卻不想昌仁已另有所愛……大院裡的女人不僅她一個如此,母親被關了8年,奶奶被關了5年,她們只能等到有一天有個陌生的男人來娶,才能走下繡樓,而走下繡樓的那一天,也是女人孤守大院的開始……

 戲外繡樓:「樓梯又窄又陡,陰暗無光,拾階而上,木板門還是被鎖著的……」當曹家的繡樓突然出現在姚寶瑄的面前時,他幾乎感到無法呼吸。

 晉商大院裡的男人們可以牽著駱駝、推著小車、唱著「走西口」的小調棄家闖天下,把偌大的家業留給大院裡的女人們。老祖宗嚴格的家規,讓大老爺兒們既不納妾娶小,更不在外養女人。然而,「走西口」的爺們兒又把未過門的女孩子關在繡樓裡,不得讓其離開半步……晉商創業、娶妻所體現的進取、開放精神和將女子關在繡樓裡所暴露出的保守、落後的觀念所形成的悖論,可謂是無處不在,恐怕這就是山西繡樓與全國其他地方繡樓相比最為典型而獨特之處。

 戲裡楹聯:「天地生人有一人應有一人之業,人生在世生一日當盡一人之勤,勤奮、敬業、謹慎、誠信」這句話作為晉商的經商之道,被豐德票號的祖祖輩輩、掌櫃、夥計們反覆吟誦……

 戲外楹聯:「天地生人有一人應有一人之業,人生在世生一日當盡一日之勤」,這幅楹聯取於山西省呂梁市柳林縣一商家。至於「勤奮、敬業、謹慎、誠信」是姚寶瑄創作時的點睛之筆。正是這句具有震撼力的經商之言,回答了雖然晉商沒有走向今天的工業文明,但是它卻能夠「縱橫歐亞九千里,稱雄華夏五百年」。 (本報山西辦站供稿)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