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0-02] 品味人:中國時尚 失了色放大圖片
中國版《VOGUE》創刊號,五位中國名模拱照Gemma Ward。
文:鄧達智
讀了首兩期中國版本著名雜誌《VOGUE》,內容十分充實,然而一再看滿心不是味兒。首期由著名法國攝影師,英國《VOGUE》攝影總監Patrick Demarchelier,拍攝當時得令的澳洲少女名模Gemma Ward夥同五位中國新一代名模,已經予人黃皮膚嬤嬤擁著白人主子的錯覺。
第二期亦由西方名師操刀,使出巴西超模Gisele到上海拍攝封面及特輯。
欠缺前瞻性
Gisele雖然一度紅透半邊天,魔鬼身材,天使容顏,但筆者一直厭其造像誇張,欠卻從容靜雅,又非前衛另類;幸與萬人迷里安納度成雙,知名度不減,但吸引力大退,與她的前輩Linda、Christy、Naomi、Cindy、Kate那代時裝超模相比,稍欠持久力。
第二期中國《VOGUE》封面所見,Gisele依然展示扭曲蛇的腰肢,不似《VOGUE》,更似《BAZZAR》風格。但叫國人難堪的是內容圖片特輯。Gisele站到上海里弄大街小巷的群眾當中,展示國際名牌。(中國任何時尚雜誌,除了那幾個名牌就不懂其它衣服?眼界、判斷力、前瞻性都如此低?)
繼續矮化中國人
照片出來,中國人在神像一般高姿態的Gisele身旁,變成一群又矮又醜又蠢的佈景板。人人目光呆滯,衣衫如不襤褸亦極老土;同樣伴著高高在上的白人女神,如何體驗中國今天漸見的時尚顏色?如何叫人信服《VOGUE》作基地的上海是為世界時裝中心?簡直停留在香港八十年代甚至之前。
筆者是《VOGUE》的信徒,美國《VOGUE》的文字,意大利《VOGUE》的照片,英國《VOGUE》的清麗貴氣,帶領讀者進入更深層次的時裝世界,之外更展示一份流行文化廣闊的空間。
這中間不單帶出美服名人,更重要是開創先河,前瞻性強之外,又需回到民間,讓普羅大眾認同、感受,上身入心。這便是《VOGUE》成功之處。中國國勢在上揚,時尚信息在進步,寄望《VOGUE》能為中國人帶來流行時尚新領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