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繁體 | 簡體 
要聞 內地 港聞 台灣 國際 評論
財經 地產 教育 副刊 娛樂 體育
專欄博客 獨家報道 即時新聞
網上調查 人物專訪 香港賽馬 網址導航
2005年11月2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5-11-02] 北上就業增 服務應跟上

 中央政策組昨日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過去一段時間內,本港約有48萬6千多名居民居住或者長期逗留內地。這些北上港人中,45.8%是因為工作;在長留內地港人中,有過半數的就業人士為行政級人員、專業人員及從事製造業;在內地居住或長留的港人比率,已由1998年至2001年的27.5%,大幅上升至2002年至2004年的42.3%。調查結果說明,在本港與內地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推動下,越來越多的香港人尤其是「中層精英」北上開拓事業。香港社會應該改變過往以為北上居住多是養老的觀念。特區政府需要因應這種變化,研訂政策,主動為北上拓展商機的港人提供更多的支援服務。

 隨著北上就業港人的增多,其在內地碰到的問題,諸如就業資訊、勞資糾紛、工傷賠償、人身安全、醫療保障及商業糾紛等等,也必然增多。一項調查顯示,有63%的受訪市民認為政府為北上港人提供的支援與服務不足。其實,大量的「中層精英」北上發展,不僅是解決謀生問題,有助紓緩本港的就業壓力,同時也可以利用CEPA為本港開拓商機,既將香港的服務推向內地,亦將內地的生意引進本港。特區政府應該了解他們的困難,針對他們的需要,提供必要的支援。

 為北上港人提供服務,本港駐內地的辦事處可以發揮「中介協調」的作用。面對港人在內地碰到的各種問題,內地辦事處雖然不能干預內地相關部門依法行政,但可以更好地協助港人與內地相關部門進行溝通與聯絡。駐內地辦事處應將服務北上港人列入主要工作之一,設立專職人員,建立完善處理機制;特區政府亦應將是否有效服務港人,作為考察其政績的主要指標。(文匯社評)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
共和國成立60周年 
甲流肆虐全球 
龔如心遺產官司 
G20金融峰會 
兩岸關係新局 
陳水扁夫婦被判無期 
粵港合作新發展 
中國經濟回暖 
「鏹水彈」傷人案 
聚焦上海世博會 
MJ猝逝 
烏市騷亂 
莫拉克重創台灣 
鐵礦石談判風云 
緬甸果敢戰亂 

文匯報屬下辦站

文匯報屬下公司

文匯海外版

 香港文匯報新媒體中心 版權所有 © 1997-2025 WENWEIPO.COM LIMITED. | 廣告 | 關於我們 | 交換鏈接 |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