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5年11月5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5-11-05] 「小事」折射美國對華複雜心態

■余永勝博士 國際時事評論員

 本月19日,美國總統布什將率團訪問中國。這是中美關係中的一件大事,值得兩國人民慶賀。但就在訪問前夕,卻有報道說,中美雙方在一些細節問題上存在著分歧:中方希望將訪問定性為「正式訪問」,而美方卻只承認是「非正式訪問」。這點不和諧聲音,雖然看似「小事」,背後卻隱含著深層次的東西。

中美發展兩國關係的心態迥異

 實際上,類似「小事」此前已有數例:8月初舉行的「中美戰略對話」其實只是中方的稱呼,美國刻意避免使用「戰略」一詞,而代之以「高層外交對話」;而原定於9月的胡錦濤主席訪美,雖因「卡特里娜」颶風告吹,但事先美方執意不肯將其定位為「國事訪問」,而只承認是「友好訪問」,並在接待問題上與中方屢有爭議。連同此次雙方在布什訪華名義的分歧,三件「小事」的背後,其實反映著同一種東西,那就是中美雙方在改善和發展兩國關係上,心態迥異。

 從中方來說,作為正在崛起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對改善和發展中美關係的熱情和積極性是毋庸置疑的。在中國看來,中美關係保持良好的態勢,不僅可以造福兩國人民,而且對世界的和平與穩定都可以起到積極作用。與此同時,中美兩國保持發展與繁榮,對世界經濟的發展也具有「發動機」一樣的帶動作用。正因為如此,中方對於任何有利於中美關係的積極因素,都極為重視,並充分利用。比如,上面所說的戰略對話與首腦互訪的命名等「小事」,中方都希望將其提到應有的高度,以最大限度地改善和發展中美關係。

 相比之下,美國對於中美關係的態度卻是「錯綜複雜」。究其原因在於,一方面,中美關係的改善有利於雙方在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上的合作,同時中國巨大的市場也對美國極具吸引力,因而美國具有改善和發展兩國關係的動力和積極性;另一方面,美國政府的一些官員認為,良好的中美關係給中國帶來的好處要遠大於美國,而中國的崛起又可能動搖美國的霸主地位,因此對發展兩國關係採取明顯的保留態度,不想讓其「走過頭」。美方對戰略對話的命名、首腦互訪的定性,正是這一心態的表現。

中國增強實力有利改善中美關係

 在此情況下,中國要想使中美關係朝著健康、良性的方向上發展,最有效的辦法是「一心一意謀發展」,壯大自己的力量。目前,美方改善兩國關係的願望來源於中國日益強大的現實;而之所以又對改善關係扭捏作態,放不下身段,給人以「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覺,原因仍在於認為中國還不足夠強大,特別是認為中國的發展前景還「不明朗」。在此情況下,中美關係的前景主要決定於我們自己:如果中國能夠保持並深化目前的穩定、發展與繁榮,政治文明建設有實質性進步,內部凝聚力大大增強,那麼美國肯定會將中美關係朝著好的方面引導;反之,中美關係只能由於美國不斷生事而逐步惡化。在此情況下,求人不如求己,要想從根本上改善中美關係,只有從自身做起。

 也許有人會說,「中國威脅論」產生的重要原因,就是中國的崛起造成了美國的擔心。因此,中國的強大無助於中美關係的改善。其實,這只是一個過渡現象。一旦美國相信這種崛起勢不可擋或已成事實,美國就會轉過頭來主動尋求改善兩國關係。只有到這個時候,發展中美關係的主動權才到中國手裡。對於一個期望和平的國家來說,實力是其維持良好外部關係的最好保障。俗話說:「肩膀不一樣高,難交朋友」,說的正是這個道理。

 目前,儘管中國的發展存著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問題,但總的態勢是好的。尤其是今年以來,台海兩岸出現了非常難得的良性互動局面。這對最終和平解決祖國統一問題,甩掉國家分裂這個包袱,無疑極為有益。一旦台灣問題獲得解決,統一後的「大中國」的實力將顯著增強,美國改善兩國關係的積極性就會不召自來了。到時候,美國官員再也不會把訪華當作給予中國的「面子」,當然也不會再刻意壓低訪問的級別了。(文匯論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