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5年11月16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5-11-16] 勿以減稅博取掌聲

■譚香文 立法會議員

 上星期起,財政司司長唐英年分批會見立法會議員,徵詢我們對零六/零七年度財政預算案的意見。雖然本財政年度有可能擺脫赤字,甚至有盈餘,但外圍因素不明朗,特別是加息周期未了,禽流感威脅未除,經濟復甦局面難料會否逆轉,收支平衡可能曇花一現。我認為政府應保持審慎態度,切勿倉卒減稅以博取掌聲。

 唐英年今年三月公布的零五/零六年度預算案,預計本年度有一百零五億元赤字,但由於香港經濟逐漸復甦,政府稅收增加,本年度有望收支平衡。

 民間和政黨見到好的兆頭,馬上出現一些減稅訴求,特別是要求調低薪俸稅率至零二/零三年水平。唐英年本月初亦表示會靜觀其變,重申若然經濟許可,有減稅空間。

應緊縮公共開支和擴闊稅基

 我對於在這個時候減稅有所保留,反而主張滅赤的治本之法是緊縮公共開支和擴闊稅基。曾蔭權今年六月競選特首時,公開向公務員派定心丸,維持十六萬公務員的編制,以及控制公共開支佔本地生產總值百分之二十的比例。

 我認為,公共開支比例有條件下調至百分之十五。香港政府既然毋須負擔國防和外交開支,如能持續精簡架構、提高效率、部分政府部門和法定機構減少「大花筒」,肯定仍會有不少瘦身空間。

單靠商品及服務稅開源不足夠

 至於如何擴闊稅基,這個問題辯論了很多年,民間的阻力很大。今年香港經濟雖然有起色,政府收入增加,但稅基依然相當狹窄,稅務負擔集中在少數市民肩上。

 開徵商品及服務稅這項建議極具爭議性,醞釀多時,遲早要有一個定奪。唐英年日前表明,他明年二月公布下年度預算案時,便會交代商品及服務稅的公開諮詢時間表。我期望除了時間表,還有政府的清晰取向和具體徵稅建議。

 當然,單靠商品及服務稅開源是不足夠的,政府宜同時考慮其他稅務建議,例如在新發展區引入物業增值稅,以反映政府在這些新區投放的基建資金。

基建投資可引發連鎖效應

 曾特首在其首份施政報告中,臚列多項大型基建工程項目,包括九鐵落馬洲線、八號幹線、亞洲世界博覽場館、港珠澳大橋、新郵輪碼頭等等,如數家珍。我相信,基建投資可引發連鎖效應,促進各個經濟環節的發展,進一步推動本地生產總值的增長。

 另外,我留意到不少新樓盤包裝成豪宅,市民付出豪宅價格,才能滿足基本的置業需求。樓價若然脫離市場現實,恐怕又會出現一次地產泡沫。過去兩年持續下降的負資產宗數在今年第三季回升至大約九千宗,亦令人關注會否重拾升軌。政府務必加緊留意,維持一個公平的地產市場。

全面檢討《稅務條例》

 最後,我不得不提,過去一年我多番要求政府全面檢討《稅務條例》,這條三十年未曾全面檢討的過時法例有許多不清晰的地方,評稅時鬆時緊,商界無所適從,產生不公平情況。唐司長下年度的預算案中,應明確提出如何展開檢討《稅務條例》的工作,以示政府有誠意完善香港的稅制。(本欄每周三刊出)(文匯論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