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5年11月16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5-11-16] 當局者迷 旁觀者清

■梁賢實 經濟評論員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代表團日前結束在本港的訪問,除對本港經濟提出看法外,並就本港財政、稅收等方面提出意見。代表團的眾多意見,應了「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句老話。本港當局往往停留在現時香港表面的經濟數字上作簡單結論,抓不住香港經濟深層次的問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代表團從長遠發展為香港把脈開方,是很有深度的意見,值得本港當局和社會各界深思。

香港經濟近期或遇嚴峻挑戰

 首先,指出了香港近期可能遇到的嚴峻挑戰。今年香港經濟在內地經濟持續快速發展、CEPA進一步落實,及內地居民到港自由行等利好因素帶動下,承接去年發展勢頭,在金融、貿易、物流、旅遊等方面都有進步,政府預計全年經濟增長會達到5.5%。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香港今年經濟增長為6%至65%,高於特區政府預測的上限55%;但在肯定成績基礎上,也明確指出,未來形勢存在大的變數及挑戰。這就是,外圍經濟極不明朗,其中禽流感是重大挑戰,一旦爆發,整體經濟可能急轉直下。另一方面,香港近年經濟復甦是靠內地經濟發展帶動,尤其是出口帶動,預計內地經濟明年會放緩,因此香港會受影響,對此香港應有所預見,有所準備。

 筆者認為,這個意見其實點出了香港經濟的一個重要弱點,就是對外依賴性強,易受外圍經濟社會波動影響,故筆者同意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意見,為要作補救,必須有充裕的財政儲備,這是有事實根據的,香港回歸後不久,國際炒家就曾大舉衝擊香港股市、匯市,若不是政府有數千億儲備入市反擊,經濟早已一塌糊塗了。

高福利令政府財政不勝負荷

 第二點,指出了香港福利政策方面的問題,尤其點出政府在醫療方面,由於人口老化醫療費用大幅上升,令政府有巨大的財政包袱,並將愈揹愈重,若不好好解決,會令投資者質疑政府會否加稅,從而影響投資者對港維持低稅率的信心。為此提出建議,擴大私營機構的參與,並研究醫療成本融資方案等。筆者同意這一看法,因為這一問題不僅是關係「均富」的問題,而且更關係「創富」問題,福利主義養懶人,令社會凝聚力渙散,創富能力降低,而事實上高福利已令政府財政不勝負荷,難以為繼,必須預作準備。

 第三點,是政府稅基狹窄,收入來源不穩定,暗示結構性財赤並未解決。並提出政府有需要擴闊稅基以提供穩定的收入來源,具體建議是開徵商品及服務稅。筆者對此是贊同的,香港稅基狹窄,現時稅制重擔落在126萬納稅人身上,特別是30萬繳納85%稅款人士,並不合理;開徵商品及服務稅,亦稱銷售稅,可擴闊稅基,除令政府收入來源較為穩定外,而且可一定程度減輕現有納稅人的負擔,相對較為公平。

 第四點,政府現時過分依賴賣地的非稅務收入,這是財政收支波動的重要根源,為此,建議應檢討賣地政策及政府角色,尤其是八折「勾地政策」,「該制度近期作出的修改似乎引起了市場較大的興趣,政府當局應作好準備,在有需要時再作修改」。筆者多次撰文批評過政府以高地價為主要特徵的房地產政策,賣地收入這一非稅務收入,波動性大,而且還是造成香港成本上升,營商環境轉壞的重要原因之一,這一問題政府遲早要正視。

不應把著眼點放減稅上

 第五,指收支有好轉,不應把著眼點放在減稅上,而應把握收支平衡的機會制訂長遠的財政策略。筆者認為這點十分重要。這不僅是對港府的忠告,也是對香港政黨及市民的忠告,整個社會都應有長遠發展觀點,要做到「有時思無時」,要「積穀防飢」。當然最重要的是政府要克服短期行為,為求短期政績表現大灑納稅人的金錢;應樹立為市民長遠利益負責的精神;還要克服放任自流,無所作為的懶性思維和經濟管理模式,這樣才能真正把握住收支平衡的機會,制定長遠的財政策略,並通過積極的財政去推動新經濟增長點的形成,令香港經濟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文匯論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