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5年11月23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5-11-23] 香港:地區融合與世界融合

■洪清田 資深評論員

 香港和內地進行地區融合的資源和價值,來自香港和世界的融合。香港在和內地進行地區融合的同時,必須更加強化和世界的融合。這也絕非窄狹的、單純的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的問題,而是總體社會、每個層面和文化內涵的問題。

 幾年前開始,特區政府花費大筆經費,請公關顧問研究香港(的定位和形象,把香港的國際形象定位在「亞洲國際城市」,令人摸不著頭腦。為配合「亞洲國際城市」的形象定位,設計了一隻「飛龍」,搞了一連串宣傳活動,到今天仍在繼續。

 香港百年前沒有定位之名,卻有定位之實,一開始就是直接連接世界的國際城市,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更是世界級的製造業、商貿運輸和金融、資訊等方面的樞紐,享譽直接了當的「國際城市」半世紀以上。當上海和廣州直接了當把自己定位在「國際城市」時,本是「國際城市」的香港的政府卻要花費千萬計資源,告訴世界香港是「亞洲國際城市」。

定位失位向 自己踩自己

 這等於打足球,由世界杯變打亞洲杯,由世界一流變世界三流的地區一流。公關從來是提高自己,特區政府卻在踩自己,自動降級。最近有幾次,曾蔭權和一些官員似乎發覺「亞洲國際城市」的概念定位不妥,都直接了當講「國際城市」,但沒有自我撥亂反正,正式取消「亞洲國際城市」的稱謂,無謂(甚而反效果的)宣傳活動繼續,公帑繼續花。

 這只是一個香港定位失位向的小例子。香港百年在中西交流、衡突和融匯中的定位和角色,是站在最前沿率先接觸西方,和西方主導的現代世界接軌,全方位和立體傳承一些西方應用性的現代性,在商貿、運輸、經濟、法治、政治、統治和管治層面形成一個比美西方現代社會的大環境、文化和歷史,本身可以順應現代世界普世價值和言行標準,指導政經企業各界的組織和日常運作。香港的成功的文化內涵,是位處中西、為中西方為腹地、汲取中西資源和轉化中西,自成一格,率先現代化,在世界上佔一席位,成為一個(類)現代的經濟、政治、文化平台。這些現代化的經濟、政治、社會、民生和它們的文化內涵,百年來也曲曲折折 滋養著內地。

 歷史上,中國和香港付出民族恥辱的代價,但歷史也無意間造就香港,香港也無意間間接為中國的現代化投石問路。但這不是一個討好的角色。回歸後出現的問題和以後的發展,一大因素是不能清晰明確介定、恰如其份堅定不移香港這個中西交流、衡突和融匯中的定位和角色。

香港的出路是進一步向國際挺進

 以經濟聞名於世的香港,政經商和專業界的領導層除了絕少部分,都是埋首於眼前實際操作步驟,沒有放眼公司之外的行業和社會、市場之外的社會、歷史和文化。由他們治港,是工作錯配。他們不事、也不能宏觀審視香港這個中西交流、衡突和融匯中的定位和角色。 百多年的殖民地,香港政經商和專業界的領導層慣於本能地把「今日當權執政者」視為權力的終點,甚至世界的全部,自主自立、自證自明,不敢質言或探索「今日當權執政者」的權力、組織和位置是怎樣來的,表面煌煌、萬眾景仰和奉承的威儀受什麼牽制,要服膺什麼規律、接受什麼外在客觀力量和標準的檢驗和審視,現在穩不穩。他們苦心經營,全繫於「今日當權執政者」自主自立、自證自明」的權力,無視「今日當權執政者」也時刻受社會、歷史和文化的客觀規律和標準的考驗,當社會、歷史和文化出現變遷,影響政治、經濟、管治和企業的經營時,便措手不及。

 大小企業的經營者,經營概念和注意力只及於管理,不及於管治和政治,最多是把管治和政治等同於「今日當權執政者」,把「今日當權執政者」之外的管治和政治等同於冒犯、僭越、顛覆,另有異心,非我族類。工商和專業的治港者直接用這套思維,和現代社會的個體獨立自主、多元開放、自由互動杵格不入,互磨互耗。

 中國開放改革二十多年來,快速在更大的面積重現香港的百年奇跡,這絕非窄狹的、單純的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的問題,而是總體社會、每個層面和文化內涵的問題。香港原有和西方接觸的文化空間,迅速被內地取代。香港要再往前發展,唯一的出路是更向前、向國際挺進,充分利用香港的百年特性和專長,汲取西方現代資源和轉化中西,自成一格,回饋中國內地。這更絕非窄狹的、單純的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的問題,而是總體社會、每個層面和文化內涵的問題。 (本欄每周三刊出) (文匯論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