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25] 吸取沙士教訓 完善應變機制
政府昨天進行大型應變演習,檢視在香港爆發大流感時,各部門的溝通及協調能力。政府一個策略小組會檢討演習的情況,研究是否需要作出修訂。我們認為,應變演習顯示政府對爆發禽流感具有危機意識,但僅檢討政府部門的應變演習是不夠的,因為「演習」畢竟不同於「實戰」,且只局限於政府部門。當局還應檢討兩年多前沙士襲擊香港時,本港整個應變機制存在的種種缺失,並制訂系統的改善措施,否則易淪為紙上談兵,一旦爆發大流感時又重蹈措手不及的覆轍。
昨天政府約30個部門200多人進行代號「楊木」的大型演習,重點是檢視各部門的溝通及協調能力,這恰恰是沙士襲港時最大的薄弱環節。由於本港缺乏緊急應變機制,沙士襲港後,政府領導抗疫手慌腳亂,不同部門溝通不足,令整個抗疫工作缺乏統籌,疫情一度失控。殷鑑未遠,教訓沉痛,值得檢討和改善的地方,則包括三個方面。
首先是要提高疫情資訊通報的透明度。兩年多前沙士病毒之所以在本港迅速蔓延,疫情資訊通報缺乏透明度是一個重要原因,甚至沙士已在社區爆發,當局仍然沒有勇氣正視。防範爆發禽流感,必須建立清晰和統一的資訊發放渠道,既保證決策的透明度和市民的知情權,亦可避免資訊混亂引起不必要的社會恐慌。
第二,吸取威院沙士疫情失控和沙士在淘大花園爆發的教訓,堵塞病毒傳播的漏洞。由於禽流感與沙士不同,沙士患者在病情最嚴重的時候具有最強傳播力,而禽流感則在發病初段最易傳染。以此推算,本港若爆發禽流感疫情,將會首先在社區爆發,而非沙士時期從醫院傳播病毒。所以,防範禽流感的重點是守穩社區,要在社區設立預警系統。
第三,沙士疫情前期出現混亂,癥結在缺乏有力和統一的統籌指揮,以致不同部門各自為政,令抗疫工作如一盤散沙,貽誤時機。昨天的演習由行政長官統領跨部門工作小組是正確的。但禽疫一旦爆發,非同小可,政府應進一步成立針對禽流感的跨部門抗疫指揮機構,由特首和政務司司長出任正、副指揮,這樣才能迅速應變,果斷決策,調動各部門協調或分工,並統一調撥資源。(文匯社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