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5年11月26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副刊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5-11-26] 亦有可聞:讓普通話成世界第二語言

放大圖片

 ■趙曾學韞(左五)在開幕禮上剪綵。

 ■文/圖 黃傑瑜

 「我一直有擔任意大利文化協會副主席,為意大利辦籌款活動,但我想,為什麼我們中國沒有一個協會去推廣普通話呢?我是中國人,我籌款幫他人推廣文化,為什麼不去推廣中國文化呢?」就是這個疑問,令慈善名媛趙曾學韞心有不甘,遂於九個月前,籌備成立大中華文化全球協會,該會於灣仔的會址日前正式啟用,並邀得孫明揚局長、梁智鴻議員等揭幕。 該協會乃非牟利機構,以舉辦不同的中國文化課程為主,於灣仔的總部三千多呎,設活動課室五間,同一時間可讓五十多人上堂。

大力推廣普通話

 中國文化涵蓋甚廣,趙太說構思中的課程,關於書畫、語文、粵劇的都有,但主力還是先普及普通話為主。「我希望廿年後,普通話可以成為世界第二語言。」趙太豪氣地說出這個偉大目標。

 上述普通話課程的設計涉獵甚廣,有給予律師及會計專業人員的特別課程,亦會有適合大眾的普及課程,十六堂的課程千餘元。「我們是非牟利的,部分老師會以義務性質任教,但全都是現職教師,有教學經驗,課程亦經北京語言大學審批過。」趙太強調。

 要達成普及普通話的宏願,除了於香港設立總部外,明年亦會於美國紐約的兒童博物館中,開設該會第一個支部,與博物館合作,主力為紐約的華人貧窮兒童,提供普通話課程。

 除了外地兒童,趙太亦想給海外華人一個學習普通話的機會。「好可惜,好多八十年代移民去了外國的香港人,於彼邦沒有機會接觸中文。」所以,趙太的下一站很可能是港人移民熱點——加拿大的溫哥華。「溫哥華的幼稚園、小學都是以英語教授為主,他們長大後都想學中文。」

不是文化人 熱心文化事

 「我自己不是文化人,大學都未讀過,今次(協會)能夠成立,全靠各前輩幫忙。」翻開協會的新聞稿,的確發現饒宗頤、白先勇、張信剛、馮華健、羅范椒芬及梁愛詩等學術界名人及社會賢達。今次獲社會各界相助,全靠趙太廿多年來慈善之旅所累積的人脈關係。

 趙太作為主席除了分毫不取,反而借用自己公司的辦公室予協會於草創期間使用。九月更親身籌辦了一場籌款晚會,籌得一百餘萬,成為協會的主要經費。「現時,協會一個月的開支約為十萬元,長遠希望協會可以自負盈虧,不用靠捐款來維持。」趙太稱。

 其實,趙太自廿多年前起,已開始為不同的學術文化組織做籌款工作。例如八五年時,她為中文大學的陳守仁教授辦籌款,推廣民族音樂。「當時,社會普遍都鼓吹學西樂,中樂被受忽視,但這幾年,中樂變得被重視了,亦愈來愈多人學中醫。」趙女士坦言,看到成果的滿足感,成為她從事籌款活動的推動力。

 對於推動普通話成為世界第二語言,她蠻樂觀地說:「可能不用廿年呢。」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