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29] 歷史與空間:爭奪華夏「第一龍」放大圖片
■發掘現場的完整綠松石龍形器。
章 雋
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吉祥物選出來了,結果竟然有五個,偏偏沒有中國傳統的民族圖騰—龍。國人都知道,龍是自己民族的象徵,民族神話和民間傳說中,時時能見到這種神獸的影子;它還是封建社會帝王權威的象徵。不過很少有國人能說清,這個神秘的符號,在中國近五千年的文化史中,最早是何時出現的。
中國古文明發祥於黃河流域,中華文化的淵源被界定為黃河黃土文明。但中國最早的玉製龍圖騰卻是在遼河流域被發現的。
紅山文化出土「玉豬龍」
遼寧博物館館長紀兵說過:「在中華文明的起步階段,在新石器時代,遼河流域是中華民族發端的重要流域。考古學界的名宿蘇秉琦先生認為中華文明是多起源的。」他的根據是,1987年在遼寧的牛河梁發現了紅山文化遺址,距今有五千多年歷史。而遼河流域的紅山文化,與黃河流域的半坡文化,長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都是中華文明最早的文化遺址。
當年在牛河梁發現的,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紅山文化」的概念。出土器物中,有一件形狀奇怪,最先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它由一塊白玉雕琢而成,成環形,有小孔,初看之下,彷彿一個在母體中沉睡的胎兒。細看之下,才發現在它的頭首部分,寥寥幾條花紋,抽象地描畫出一種類似於神跡的面目。這件器物被稱作「玉豬龍」,它兼具玉文化和龍文化於一體。同時發現的,還有祭祀女神廟的遺址,以及國家雛形出現的標誌。遼博館長說:「在遼寧的查海地區,發現了更早的文明曙光。在那裡,我們已經可以看到龍圖騰崇拜。在遺址裡,眾多陶片上都刻有龍紋,還有一條長達二十多米的石龍。另外,在查海遺址裡,我們發現了迄今世界上最早的真玉器。所以,蘇秉琦先生為遺址題詞為『玉龍故鄉,文明發端』。」
「中國龍」現於二里頭
歷史上,中華文明一直以中原—大體是今天的河南和山東西部、陜西東部—為核心,但中華文化的圖騰卻從傳統概念中的東北化外之地出土,這似乎讓很多人不服氣。今年10月18日,在河南偃師舉辦了一個「中國.二里頭遺址與二里頭文化國際研討會」,有七十多位來自中國大陸、香港、台灣及韓國、日本、美國的學者參加。會上,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長劉慶柱向與會者展示了一件大型綠松石龍形器的複製品。
這件綠松石龍形器於2002年在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3號基址出土。該文物距今3700年以上,龍身長64.5厘米,總長70.2厘米,中部最寬處4厘米。龍頭寬大,龍身窄細,呈曲線形。由2000餘片各種形狀的綠松石片組合而成,每片綠松石面積在0.2厘米至0.9厘米之間,厚度為0.1厘米左右。考古所夏商周研究室主任杜金鵬把這件綠松石龍形器命名為「中國龍」。
這件文物由許宏博士在二里頭宮殿遺址區一座高等級貴族墓葬中發現。發現時,龍形器被放置於墓主骨架上,由肩部至髖骨處。由專家認為這表明二里頭時期,龍的地位是顯赫尊貴的。
佐證最正統的源頭
遼寧紅山文化牛河梁遺址出土的玉龍,距今有7000多年,被譽為「文明發端」;河南二里頭遺址出土的龍形器,距今只有3700多年,卻被尊為「中國龍」。哪條「龍」更有歷史意義呢?據《瞭望新聞周刊》的報道,「中國龍」的命名者杜金鵬說:「從歷史地理學的角度看,二里頭遺址地處最早被稱作『中國』的地方,所謂『天下之中』的洛陽平原,有是我國年代最早的『中國』即第一個王朝都城所在地,那麼,二里頭遺址所見的龍,自然就是天經地義的『中國龍』。」至於遼寧紅山文化遺址的玉龍,他認為跟秦漢以來的文化沒有直接的聯繫,「從文化傳統的親緣上看,只有中原地區發現的龍,從夏、商、周到秦漢一脈相承,從這個意義上講,發現於二里頭的龍形器是中華民族龍圖騰最直接、最正統的源頭。」學者說,二里頭是夏代都城遺址,二里頭出土的龍文物,應該視為華夏民族共有的最早的龍圖騰。
夏商周斷代工程現在還在進行中,夏代具體是怎樣的一種形態,還有待考古資料的再現和證明。傳說中,鯀生禹,禹生啟,夏啟奪得益的首領地位,從此禪讓制被家天下取代,夏代就此開始。作為夏代王族的祖先,鯀傳說死後變成了黃龍。變成黃龍當然不可能,但從這個傳說以及他的名字的寫法來看,夏代把龍或是類似於龍的形象作為圖騰卻是很有可能的。所以,二里頭的貴族墓葬中出現龍形器,確實說明了龍形在夏代的尊貴意義。
並非一定是龍圖騰
但是否就能把這定義為中國的「龍圖騰」呢?夏代已經距離原始社會很遠了,而圖騰崇拜則被普遍認為是原始社會的產物。所以,墓葬中的龍形器可能確是一種圖騰,也有可能只是夏代一種尊貴地位的象徵。
另外,龍的形象在中國文化史中經歷了很長時間很複雜的演變。例如在商代,因為傳說商族的始祖是玄鳥,所以有人說商族的圖騰是「燕子」或「鳳」。這就和龍圖騰不同。也有人說,龍的形象包含了蛇的身子、馬的鬃毛、鹿的角、獸的腿、鷹的爪、魚的鱗,包含了中華民族各種圖騰的因素。考古學界關於文物上龍形紋飾的討論更是所著多有。夏代墓葬中的龍形器是否就能代表後來中國文化裡的龍,還值得商榷。
把二里頭墓葬中出土的龍形器命名為「中國龍」無可厚非。但當地考古工作還在不斷進行,或許尚有類似的、甚至更早更美的龍形器出土也未可知,現在就把它視為中華民族龍圖騰最直接的源頭,是否太急切呢?遼寧紅山文化牛河梁遺址的玉龍出土後,蘇秉琦只是題詞道:「玉龍故鄉,文明發端」,並不說那就是中國龍圖騰的首出,就比較從容。偃師遺址被視為夏代的都城,是被普遍認可的;河南是中華文化的中原所在,也是無庸置疑。是否還亟於用一枚出土不久的綠松石龍形器來鞏固這種認知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