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5年12月2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教育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5-12-02] 籌辦第5書院 中大拒「不義之財」

放大圖片

 ■劉遵義(右二)在聯合書院學生會會長黃宇軒(右三)及聯合書院院長馮國培陪同下,與中大學生對話。 本報記者曾媚 攝

 【本報記者曾媚報道】中文大學10年發展計劃草案推出以來,校方已收到30多份書面建議,中大校長劉遵義表示,中大將繼續諮詢師生及校友意見,以確定發展方向。另外,政府不鼓勵大學發展書院制,因此中大第5間書院的籌辦經費必須從民間籌募,但中大有兩個接受捐款條件:不能容許捐款人藉捐助阻礙學術自由,也不會接受「不義之財」。

校長與中大生「夜話」

 劉遵義在聯合書院學生會安排下,前晚與百多位中大學生進行一年一度的「夜話」,分享對中大未來發展的意見。有學生擔心劉遵義參加策略發展委員會後,將會抵觸大學校長不參與政治的原則,甚至因而轉變中大的角色。劉遵義強調,他以個人身份參加策發會,只是希望利用專業知識對香港發展作出貢獻,絕不會影響中大的學術地位。他說:「策發會是個諮詢組織,不是立法會,沒有決策權,所以不需擔心會影響中大。」

 中大今年開始允許本科生「雙主修」,但有學生稱,修讀雙主修課程將承受過大的學業壓力,又不能兼顧通識科目,因此質疑政策將影響推行通識的成效。劉遵義解釋,雙主修政策是借鑑其他大學,配合少數學生爭取雙學位的需要,他同意大學4年制時學生修讀雙主修的可行性較大,而且對學習其他科目的阻礙減至較低水平。但校方預計不足5%的學生會選擇雙主修,雙主修亦不會是中大課程發展的主要方向,故相信影響不大。

不容以捐款阻學術自由

 學生亦關心中大未來將成立第5間書院的經費來源,劉遵義表示,有關當局並不支持書院制,因此新書院不可能得到政府的資助,只能向社會人士籌募。他強調,校方有接受捐款的條件,並非來者不拒,一定不會接受限制學術的捐款及不義之財,他說:「你要是給我一筆錢,叫大學不要教進化論、不要教馬克思主義,阻礙學術自由,我絕不會接受的。另外,捐贈者須是值得敬佩的人士,如果黑手黨捐贈給中大,我也一定不會接受。」劉遵義又指,只要沒有學術限制、清楚來源就會接受捐贈,不會有太多其他考慮,例如成立了20多年的「蔣經國學術交流基金」就是來自台灣的捐助。

 書院的名稱是否會以捐款者命名,劉遵義認為,命名只是表達心意的方式,他舉例說:「當年邵逸夫捐贈1億1千萬元成立逸夫書院,相當於現今幣值10億元,這樣的數目,命名是無可厚非的。縱使邵逸夫根本不需要這個『名』,因為他捐款太多,在內地所有大學都有2至3間以他為名的教學樓,命名與否,他根本不會在意,但我們卻可以透過命名表示對捐贈者的感謝。」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