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2-23] 從WTO看巨大的專業差距
■張圭陽 資深傳媒人
一場世貿會議下來,在專業報道上,香港記者與外國記者的專業差距十分巨大,香港的傳媒真的要好好思考一下,在與世界傳媒競爭的時刻,主要的競爭來自專業人才和器材設備,這兩點是相輔相成的,沒有專業的人才,再好的設備也沒有用;有了專業人才,沒有優良先進的設備,也不可能在爭分奪秒的傳媒環境中取勝。
世貿第六次部長級會議上星期在香港召開,歷時六天,這是香港首次主辦一個重大的、談判複雜的國際性會議。採訪的傳媒來自世界各地一共有一千一百一十一家,世貿日內瓦辦事處發出的記者證共三千三百零二張,實際領取了採訪記者證的有二千八百五十九張,當中內地及香港的記者證就佔了近四成。
香港的部長會議,是2001年「多哈發展回合」的延續,由於2003年墨西哥坎昆部長會議的失敗,香港的部長會議能否取得共識,繼續推動「多哈發展回合」的談判,顯得份外重要。會場上採訪的外國記者,就筆者的接觸,不少是採訪世貿會議的老手,有的自2001年以來,就一直跟進採訪多哈回合,更有一些西方的財經記者,對世貿的議題,非常熟悉,對本國代表團成員及來自本國的非政府組織的代表,也非常熟稔。一些通訊社如路透社,更調派駐北京記者來港協助採訪。更多的外國記者,能說多於一國的語言。
反觀香港傳媒派出的記者,精於世貿議程的真是極少,更多的傳媒,把世貿的採訪,看成是另一個的突發新聞。筆者問一位香港的記者,「明天還會來採訪嗎?」回答是「不知道,明天可能採訪另一件新聞。」還有一位記者這樣回答:「上午採訪世貿,下午要採訪示威」。一個這樣錯綜複雜的國際談判,記者竟然可以上午來,下午去,又怎能期待香港的傳媒能對世貿會議有什麼報道,更遑論有任何獨家的報道和分析了。
世貿會議舉行期間,各國代表都很懂得利用記者會,爭取向國際社會解說各自的立場。外國記者的提問都是很精簡的,通常是只提一個問題;反觀香港記者慣常一口氣提出三四個問題,問到第三、第四個問題的時候,自己也忘記了要問什麼問題。有記者連世貿主辦單位的新聞主管是誰還弄不清楚,有記者聽完各種新聞匯報後,被一大堆的專有名詞:綠箱Green Box、紅箱Red Box、藍箱Blue Box、NAMA….弄得頭昏眼花,不知如何下筆;更有電台新聞為了搶先報道,在閉幕會議還沒有舉行前就錯誤報道了「香港宣言已由與會代表簽署」,事實上有關文本是要在閉幕會議上由與會代表討論通過,根本沒有簽署這一個動作。每一天的會議下來,明天翻開香港的報章,如果還有報道會議內容的空間(大部分香港傳媒對會場外的示威興趣遠遠高於會場內的談判內容),大部分報道的所謂內情,仍然是前天會議的內容,比起實際的發展慢了廿四小時。
外國記者對會場新聞中心的設施讚不絕口,新聞中心提供三百部電腦,免費供記者使用,還有免費的寬頻上網、免費的影印服務,大會的多場信號,也是免費的傳送給世界各地的廣播機構使用,這些都是歷屆部長會議所不能企及的。
難怪世貿總幹事拉米說,沒有香港為世貿會議提供的優良後勤服務,「多哈回合」不可能在香港邁進了五步。拉米還開玩笑地說,香港作出了一個這麼好的示範,難怪沒有其他國家敢承辦下一屆的部長會議了。儘管如此,還是有香港傳媒根據一兩個西方記者投訴新聞中心電腦失靈,就作出新聞中心設備不良的結論,完全沒有和歷屆新聞中心設備相比較,就予受眾一個錯誤的印象。(文匯論壇)
(聯絡作者:kwaiyeung@gmail.com)(本欄每周五刊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