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6年1月3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歷史與空間:「人不知而不慍」新解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6-01-03]
放大圖片

 ■孔子

王向東

 丁學良批評經濟學界趨炎附勢之風,說中國「合格的經濟學家不超過五個」,實際上提出學者做人的底線問題。知識分子固然術業要有專攻,更要保持獨立人格。這讓我想起孔子的一句話。李澤厚《論語今讀》說:《論語》「第一章即有『人不知而不慍』。中國知識分子從來就有這個『求名』的困惱。」他十分感慨地說:「為求名聲而曲學阿世無所不用其極者,固多見之於今日也。」看來,做不到「人不知而不慍」而曲學阿世的,並不僅僅是經濟學界。

學問與修養都要深厚

 重讀《論語》,《學而》開篇說:「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所謂「人不知而不慍」,是知識分子的立身之本。何晏《論語集解》說:「凡人有所不知,君子不怒。」樂祥《論語補疏》則認為,「言『人有所不知』,則是人自不知,非不知己也。有所不知,則亦有所知。我所知而人不知,因而慍之,矜也。人所知而我不知,又因而慍之,忌也。君子不矜則不忌,可知其心休休,所以為君子也。」這些解釋都是從自身修養方面說的。朱熹《朱子語類》說:「為學之初,便是不要人知,至此而後真能不要人知爾。若鍛煉未能得十分成熟,心固有時被其所動,及到此方真能人不我知而不慍也。」又說:「不慍不是大怒,心中略有不平之意便是慍。此非得之深、養之厚者不能如此。」這更是強調自身修養要「得之深、養之厚」。他們都沒有看到「人不知而不慍」其實是一個過程,是一個從做不到向逐步做到過渡、最終真正做到的過程。朱熹之後,張履祥看到了這個過程,他的《備忘錄》說:「朱子謂『不知而不慍者逆而難』,不知豈特為人忽易而已,甚者賤辱之,咎責之,怨惡之,無所不至。舜之於家,文王於朝,孔孟於春秋戰國之世,一時父子兄弟君臣朋友其孰能知之?當時而能不慍,豈非甚難?非甚盛德,何以履之而泰然乎?」「當時而能不慍,豈非甚難?」是一句真話。但是,他又用「盛德」掩蓋起這個過程,好像他所列舉的這些人,比如孔老夫子,在這個問題面前,天生就是聖人。

要升官發財 還是要獨立人格

 孔先生當年怎樣對待這個「人不知」的實際問題,《論語》有真實的紀錄。開始面對「人不知」,先生也有牢騷。「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公冶長》)等於說,如果總是得不到重用,還不如飄洋出國。「子欲居九夷。」(《子罕》)等於說,不跟你玩了。但是牢騷歸牢騷,畢竟沒有那麼做。後來也有過動搖。《陽貨》說孔子放棄過兩次機會,一次是「公山弗擾以費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說」,沒有去。另一次是「佛肸召,子欲往」。這一回子路提醒說,先生您說過「親於其身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是甚麼人您還不知道?您怎麼能與他同流合污呢?孔子只好說:「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但是,孔子終於接受子路的批評,再次放棄了當官的機會。人當然不是「匏瓜」,無法「系而不食」,所以面對現實世界的時候,是首先考慮能夠升官發財,還是首先考慮保持自己的獨立人格,就成為一個知識分子常常必須做出抉擇的人生考驗。孔夫子終於通過了這種考驗。《莊子.讓王》記載說,「孔子窮於陳蔡之間,七日不火食」,子路曰:「如此者,可謂窮矣!」孔子曰:「是何言哉!君子通於道之謂通,窮於道之謂窮。今丘抱仁義之道以遭亂世之患,其何窮之為?故內省而不窮於道,臨難而不失其德。天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陳蔡之隘,於丘其幸乎。」一部《莊子》,寫孔丘正面形象的不多,可是這一段記載卻讓人看到一個真實的孔子。「人不知而不慍」,到了這種惶惶不可終日的考驗面前,想做假也不容易。

知識分子 首先得做一個人

 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卷四,有一句話說得好:「『不知』則有所『慍』,亦學者之通病。」錢穆《論語新解》說:「孔子距今已逾二千五百年,今之為學,自不能盡同於孔子之時。然即在今日,仍有時習,仍有朋來,仍有人不能知之一境。學者內心,仍亦有悅、有樂、有慍、不慍之辨。」知識分子不是聖人,誰也不可能生下來就做到「人不知而不慍」。需要提醒自己的是,心裡要有底線,不能忘記自己首先得做一個人。別人知不知,或者說讓別人知不知,至少都應該做到問心無愧。《晉書.胡威傳》說,晉武帝有一回問胡威:你們父子倆相比,哪一個更清些?胡威老老實實承認自己不如父親。那原因,就是「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及遠也」。如果連自己的榮耀都「恐人不知」,這種榮耀當然不能持久。 (文中標題為編輯所加)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