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劍橋中國史》(卷六)封面
■林 牧
在世紀交接的時候,《華聲報》評出「影響中國二十世紀的百位外國人」,有外交官、作家、實業家、漢學家和政客等等,很有參考的價值,然而這個名單也有可討論的地方。就美國漢學家而言,已故的哈佛大學的近現代中國研究的鼻祖費正清(John Fairbank)和耶魯大學研究中古文明的芮沃壽(Arthur Wright)均在其列。如果這兩位夠資格,也許不應該漏掉目前尚健在的杜希德(Denis Twitchett)。杜希德是二十世紀後半葉西方公認的唐史學界和中國通史學界的領軍人物,一代宗師,其自訂漢名原為杜希德,但因其在中文世界中(包括港、台、新、馬),久以崔瑞德名世,他本人亦只好採默認態度。杜氏歷任英國劍橋大學第六任漢學講座教授(首任為英國近代漢學鼻祖、晚清英國駐華公使威妥瑪)和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胡應湘漢學講座教授,除了在國際唐史研究中多劃時代的貢獻外,一生最重要的領導二十世紀後半葉漢學研究學術潮流的成績主要有三個方面。
其一,與費正清合作共同主編十五卷本的《劍橋中國史》(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杜氏負責大部分,為第一總主編,費氏負責小部分,為第二總主編。這套里程碑式的英語學術性中國通史,與其他各種「劍橋史」一樣,其要求十分嚴格,數十年而磨一劍,至今尚在繼續出版中。
其二,在二次大戰後接編「原籍」德國的歐洲漢學名刊《泰東》(Asia Major),使之先在英國復刊,該刊後又隨杜氏遷往美國普林斯頓,直至九十年代中期杜氏退休為止。《Asia Major》在二次大戰前與法國的《通報》(T'oung Pao)同為歐洲最重要的兩大漢學學報,在杜氏手中變得更加多姿多彩,甚至在其退休後,該刊編輯部轉到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改主編製為編委會制,仍由杜氏任首席編委,現在依然不失為國際漢學界頂尖學報之一。
其三,近四分之一個世紀以來,為劍橋大學出版社主編Cambridge Studies in Chinese Literature,History and Institutions叢書,其中文直譯雖為《劍橋中國文學、歷史與制度研究》叢書,但杜氏為其確定的叢書漢名是《劍橋中華文史叢刊》,由海外名書法家張充和題寫,冠於每卷的卷首,經過數十年連續推出重要研究成果,在漢學界的影響深遠,已經成為一種經典。不少今天英、美漢學界的重鎮,當年均曾經受杜氏識拔,將其成名專著收入該叢刊首先出版。這些今天的漢學界成名人物包括英國劍橋大學現任漢學講座教授麥大維(David MacMullen)、美國耶魯大學教授Stanley Weinstein、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系主任Robert Hymes、美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所講座教授Nicola Di Cosmo、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王言凡森(英國皇家學會院士),以及已故的美籍華裔學者黃仁宇(黃氏當年以一部《萬曆十五年》贏得國內讀者青睞,從此其書暢銷不已,而在其身後出版的長篇回憶錄《黃河青山》中有對杜氏的知遇之恩的詳細記載)等。他們當年初出茅廬的首部專著,都是通過收入《劍橋中華文史叢刊》而一舉成名。
杜氏現隱居劍橋,不見外客,但繼續在主編《劍橋中國史》,而前來拜訪的門生故舊仍絡繹不絕。這樣一位在西方地位崇高的漢學大師,由於本人十分清高,其人其事,竟鮮為國人所知,令人遺憾,故不揣鄙陋,就個人所知,略為介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