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6年1月19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淺談香港女性的瘦身文化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6-01-19]
放大圖片

 ■在扭曲的社會風氣下,女性一定要瘦,還要很瘦,真是可憐天下女子!

文:謝德華

 直至1996年時,香港的男女人口數目還是男多女少,但至2004年時,陰盛陽衰的情況已擴大為:女性總人口數為3,567,100,男性總人口數為3,315,500,亦即表示每1,000名女性,只有929名男性。不但如此,自1986至2004年間,女性勞動人口增加了將近60%,而男性勞動人口只增加約15%。去年十月公佈的一項以亞洲女性為對象的調查顯示,香港女性每月總消費數字高達96億元。這可看出,本港女性的消費能力已不可同日而語。本文以此為前提,從文化角度探討本港女性的瘦身文化。

身體成為消費文化的熱點

 在近廿多年來的社會學研究中,身體在消費文化中的重要性愈為顯著,而女性身體更成為了熱點問題。按英國學者Mike Featherstone的說法:「在消費文化中,軀體被認為是快樂的載體。現實中的軀體越是接近青春、健康、苗條與美麗的理想軀體意像,那麼它的交換價值就越高。」他又指出消費者越來越接近「軀體的特徵是可塑的,人們通過努力以及『軀體製作』(body work)可以達到特定的、自己想要的外形」的想法。而消費者進一步的要求便升格為「身體保養」,即是軀體需要特殊的服務,包括規格化的保養和高質保證的關注。

 隨著媒體和廣告的互為影響下,女性的美麗和感覺良好的身軀,便順著苗條與纖瘦的方向傾側。女性的身軀消費也隨著80年代的健美魅力,變為90年代至現時的苗條與纖體魅力。女性若要與自己美麗的身軀談戀愛,便只有節食與減肥。

 女性主義學者Susan Bordo致力批判女性消費行為中的瘦身文化。在《解讀苗條的身體》一文中,她借用了福柯的「可理解的身體」和「有用的身體」概念,道破了自19世紀至當代資本主義下父權體制的社會象徵意義的轉化:身體超重被視為道德及人格缺陷或者缺乏意志的表現。因此,「單有苗條是不夠的—如果還有贅肉在晃動。……體重不是關鍵因素……而是期待一種更緊緻、更光滑同時又更節制的身體輪廓。厭食症的自我責難也總是注意人體上特別鬆軟突出的地方(經常是腹部),而不是關注整個身體。」

 台灣女性主義學者黃宗慧也曾說:「當『苗條論述』告訴女性,追求苗條是自我管理,自我意志的彰顯,具有絕對的正當性之際,它也暗示了不苗條的身體完全是女性不夠有意志力、疏懶於管理自我身體的結果,這也使得許多因為遺傳、體質甚或疾病等因素而肥胖的人一直被污名化為貪吃、嗜睡、懶惰,不懂自我管理的一群……如今媒體塑身廣告……不能讓女性以為,只有某一種身體才是美的、才是性感的。」

扭曲的體態觀念

 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屬下的青年女性議會曾在2002年8月進行稱為「愛身體也愛自己」—纖體豐胸問卷調查,共發出問卷600份,並收回有效問卷495份。調查對象為15至30歲的女性(包括中學生、大專生及在職人士)。

 調查發現有接近80%受訪者認為主觀感覺是最主要的因素影響女性對個人體重及身形標準的看法。在每兩個有考慮減肥的受訪者當中,便有一人實行參與減肥活動。另外,有超過70%受訪者是憑個人喜好去決定減肥方法,只有不足10%人士會按照醫生或其他專業人士的意見進行減肥。近60%受訪者對自己的身形表示不滿。其中尤以年歲介乎16至27歲不滿意自己身形的程度最高(超過60%)。70%受訪者表示改變身形主要是為了外觀,其次為提高個人自信心。

 2004年7月,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再次舉行大型的稱為「女性自我體態形象調查研究」。受訪者年齡分為五個組別:18歲或以下、19至29歲、30至40歲、41至54歲及55歲或以上。調查發現超過45%受訪者贊成「如果樣貌相同,身形瘦削的會比豐滿的好看」,不同意者只有25%人。近70%受訪者表示「如果我能夠選擇,瘦總比肥好」。另外,受訪女性都不滿意自己的外表和體形。在十分滿分的自我評價中,受訪者於自己外表評價僅為6.53分,體形評分則為6.06分。而18歲以下的年輕受訪者的自我評價更是最低的,分別為5.9分和5.5分。所有的受訪者都不約而同地表示不滿自己的體重,而30歲以下的女性尤其對自己的吸引力和體重不滿意。

 調查又發現,其實大部分受訪者的體重都符合國際衛生組織的標準體重,即正常的體質指數Body Mass Index(BMI,即體重除以身高)。受訪者表示改善體形最主要是為了貪靚(69.1%)及提高個人自信(62.3%)。70%受訪者(73.6%)表示自己對理想體形的看法主要受自己感覺影響。受訪女性的每月平均收入為$6,590,花費在儀表上的開支為$867,在體形上為$345。

 綜合以上的調查,報告列出以下各點特徵:

 一、香港女性瘦身文化已升格為時尚潮流,瘦就是美的看法已被接受和內化。

 二、香港女性對自我體態形象要求很高,以致整體越來越對自己缺乏自信。

 三、香港女性漠視和瘦身減肥有關的專業意見,健康意識甚低。

 四、香港女性的瘦身纖體有「幼齡化」的傾向,年紀愈輕的女性愈願意接受瘦身以至整容的方法。

 五、在家庭中,有瘦身行為的媽媽變得普遍,有「年老化」的傾向。

 六、女性瘦身美容背後隱藏著深層和複雜的心理訴求。

瘦身纖體已成潮流指標

 香港明愛社區發展服務分別在2003年6月和2004年3月進行了兩個名為「瘦身風氣」對女性影響和青少年女性對「纖體、瘦身」的意見調查。結果同樣顯示出,香港女性正活在一個十分重視女性身材美的社會裡,肥胖為她們帶來負面的形象。在得不到身邊人的支持下,女性唯有傾盡全力去瘦身;把自己的身體交予這股社會風氣,可以說是「失去了自我」。

 至於香港青少年女性,2004年3月的報告書提及「青少年女性對自己的壓力竟然源於回應別人的眼光……差不多七成受著外界如男性女性朋友同學,明星/歌星及家人等壓力,女性哪裡是為自己而活,瘦身纖身原來是獲取別人的欣賞、或是免於奇異眼光的方法,歸根到底,壓力仍然源自外界。」

 既然瘦身文化已經成為香港消費女性的熱爆潮流,那麼其中一個可以演變成的結果是「厭食症」及「暴食症」病患數字的增加。自2000年6月至2001年9月止,香港進食失調中心一共接受300名患有進食失調症的朋友求助,大部分患者是女性,她們大都是在中學時代的青少年期開始誘發此症;在過去一年求助個案中,共有20名患者年齡介乎11至16歲。」

擺脫咒詛 跳出體形迷思

 來自日本的瘦身美容風潮和相關的精神心理觀點或可作補充參考。町澤靜夫2000年出版的《醜形恐怖——只有俊男美女才能在社會上生存?》中,提出了醜形恐懼症(Body Dismorphic Disorder)以解釋在日本交替出現的厭食症和暴食症。

 他指出很多其實並不算胖的女性們,被「自己很胖很醜」這種迷思所惑,勤奮地去瘦身美容中心報到,目標則是變成超級模特兒的體形,現在肥胖已經變成了女性「最大的恥辱」。

 最後,再借用黃宗慧的反思性論辯助我們理解香港當前的女性瘦身文化和尋求可能的路向。她在《誘惑有理、享受無罪?》一文引用學者張小虹的觀點,以理解女性瘦身消費的文化意涵:「但女性想擁有更美好的、讓自己更歡娛的身體形象,這個現象本身難道不能視為女性比以往更懂得珍視自己的表現、一種女性自覺的抬頭嗎?……張小虹的說法提供了一個思存的方向……如果女性能夠認清沒有人可以永遠留住青春這個事實,不把重點放在保養品能對皮膚造成怎樣有用的效應,而是用情應與想像力和這些產品產生一些關聯性,那麼身體自覺就可以將商品『去商品化』……女性必須認清自戀的想像認同其實受制符號認同的這個面向,因為唯有如此才可能對於媒體訊息與商品召喚保持一定距離,讓女性自覺突圍而出……。」

 香港消費女性若能擺脫「瘦=美」的符咒,提出「不瘦=美」的想法和行動綱領,相信可以使她們能另闢一個新的空間視野在抗衡消費主義支配下的主流「女體瘦身即是美」的謬誤。

 本文作者為香港城市大學國際學院導師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