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圖文:本報駐西藏記者 楊 海
青藏鐵路鋼鐵長龍的貫通,將重構中國西部經濟發展格局。西藏由過去近半個世紀依賴青藏、川藏、滇藏公路線為經濟命脈的局面,將因青藏鐵路的貫穿而打破。青、甘兩省去年與西藏簽訂經濟合作協議,西藏西北方向連通發展提速;川滇藏茶馬古道旅遊合作再度攜手,西南聯合造勢升溫。在「十一五」開局之年,2006年西藏開放型經濟發展將有實質性突破。
西藏自治區主席向巴平措在《西藏自治區「十一五」時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綱要》的報告中提出,西藏要樹立開放意識、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進一步優化投資軟環境。繼續創新招商方式,建立符合國際規範和管理的運作模式;擴大對外開放區域範圍,建立符合國際規範的外經貿服務體系。
優化投資軟環境 借雞生蛋
「以建設特色優勢產業為重點,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瞄準國內、國外兩個市場,依托高原特色優勢資源的開發,借助外力求發展。」礦業、旅遊、藏醫藥業、民族手工業是西藏的優勢資源。向巴平措表示,要引進一批全國知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國內外著名礦業、旅遊等大型企業或企業集團,借助其資金、技術、人才和市場優勢,促進西藏特色經濟的發展壯大。
青藏鐵路連通西北經濟區
從茶馬古道到川藏公路,西藏與四川地緣文化經濟關係自古密不可分。長期以來,四川是西藏物資補給的大後方。而青藏鐵路由青海西寧延伸到拉薩,西南-西北通道由此更加暢通。有專家稱,青藏鐵路的開通,打破北上交通瓶頸,這為西藏以拉薩為中心輻射式發展創造了條件。向巴平措表示,西藏在未來五年,要充分發揮青藏鐵路、公路紐帶作用,密切與西北經濟區的聯繫,共建陝、甘、青經濟帶,促進西藏經濟北向發展,加強隴海經濟帶的聯繫,共建甘青藏經濟協作區。加強與西南五省區市經濟協作,積極融入成渝經濟區。
西藏毗鄰尼泊爾、印度等國家,邊境線近4,000公里,邊民互貿由來已久。「十一五」期間,西藏將積極建設邊境口岸、邊貿市場、傳統貿易點。建好亞東邊貿口岸,推進電子口岸建設。加快南亞陸路大通道建設,積極發展與南亞各國,特別是印度、尼泊爾的經貿往來。發展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開展境外加工貿易,帶動產品、服務出口。加大沿邊開放力度,活躍傳統邊貿市場,積極發展邊境小額貿易、邊民互市貿易和旅遊購物活動。
「三駕馬車」拉動跨越發展
西藏經濟發展速度高於全國各省區平均速度,呈跨越式發展趨勢,未來五年,西藏將主要立足旅遊、藏醫藥、礦產三大產業自力更生。
西藏旅遊資源得天獨厚,2005年旅遊業收入達到19.3億元,遊客人數逾180萬人次。「十一五」,西藏將積極發展國際旅遊,適度發展出境遊。重點建設以拉薩為中心,覆蓋林芝、山南、日喀則的四大旅遊環線,著力打造布達拉宮、珠穆朗瑪峰、茶馬古道、大香格里拉等品牌。到2010年,初步形成觀光、探險、休閒、度假齊全的大旅遊產業體系,旅遊收入相當於全區生產總值的10%以上。青藏鐵路的開通,將為西藏旅遊增添新內容。7月1日成都到拉薩將首發旅客列車,旅途時間將在45小時左右,圍繞這條線路的系列旅遊套餐也將在兩個月後陸續出爐。
保護藏醫藥知識產權,開拓藏醫藏藥營銷網絡,拓展國際市場。向巴平措表示,未來5年,要建立藏醫藥研發基地和藏藥生產基地,推進藏醫藥企業集團化;培植名牌產品,拓展營銷網絡,開拓國際國內市場。
西藏高原礦產資源豐富,「十一五」礦產勘探開發力度將加大。「重點開發有市場需求的優勢礦產資源,有重點地發展優勢礦產業;梳理礦產資源分佈,建設不同特色的礦業開發經濟帶或經濟區,組建礦業企業集團」。開礦與環保如何保持和諧被著重提出,有序環保地開發礦產資源是產業發展的前提。
拉薩市府東遷 讓地五星酒店
西藏「十一五」規劃中,提高對外開放水平被著重提出:集中力量,創新體制,突出特色和外向型,堅持高起點高標準,將拉薩建成對外開放的窗口。
市長呼籲抓住發財機會
拉薩是西藏自治區的首府城市,是全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交通、通訊樞紐,全國優秀旅遊城市,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豐富的資源和獨特的景觀。其區位優勢顯著,發展潛力巨大,特別是青藏鐵路的即將修通,將進一步拓寬拉薩發展的空間。
拉薩市羅布頓珠市長接受本報採訪時,熱忱歡迎國內外投資者到拉薩投資,興辦企業。這位雷厲風行的藏族市長笑言:「拉薩除了缺氧,投資環境不比內地差,我們願意最大限度地為投資者提供良好發展空間。拉薩發展,日新月異,誰抓住投資拉薩的機遇,誰就抓住了發財的機會。」
致力營造良好投資環境
2005年,香港中信公司與拉薩市政府簽下在拉薩投資5億建五星級柏悅酒店合同,酒店預選地址為當時拉薩市政府所在地。日前,拉薩市政府舉家搬遷,為柏悅酒店騰出空間開工建項目。中信董事長郭炎表示,將盡快把酒店打造成國際十大最好的酒店。
就「讓地」一事,市長羅布頓珠姿態寬容:「政府東移是之前原有計劃,讓出城市稀缺珍貴的土地,盤活城市資源,為投資者營造良好投資環境,是我們高興看到的雙贏局面。誠邀港商來西藏拉薩考察投資。」
建設國家生態安全屏障
西藏自然保護區面積有40多萬平方公里,佔全國自然保護區面積的一半,居中國之首。西藏「十一五」期間環境保護將投入210億元,實施四大重點工程:環境管理能力建設工程,西藏高原國家生態安全屏障保護與建設工程,污染防治工程,農村小康環保行動計劃。
西藏自治區面積120多萬平方公里,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既是南亞、東南亞地區的「江河源」和「生態源」,也是中國乃至東半球氣候的「啟動器」和「調節區」。「十五」期間,西藏對全區礦產、旅遊、藏藥材等資源開發活動的環境保護工作進行執法監督檢查,關閉了34家資源浪費嚴重、生態破壞較大、群眾反映強烈的礦山,確定的15家重點工業企業基本實現了達標排放,投入7,000多萬元用於污染防治工作。
西藏自治區政府主席向巴平措宣佈,「十一五」期間,西藏將進一步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推進重要生態功能區、重點資源開發區和生態良好區的生態保護與建設。以天然林資源保護、草原生態建設、濕地與江河湖泊源頭保護等為重點,著力實施「西藏高原國家生態安全屏障保護與建設」工程;加強珠峰、羌塘、雅魯藏布大峽谷等自然保護區的建設和管理;加強對高原珍稀、瀕危、特有動植物的保護工作,維護生物多樣性和自然生態的良性循環;實施「一江四河」等主要江河流域污染防治工程;加強城鎮污水治理和垃圾處理。
背景資料:何謂生態安全屏障
生態安全屏障是指一個國家或一個區域內生態系統(以植被生態系統為主體),所具有的生態過程(生態系統功能為主)處於不受或少受破壞與威脅狀態;對環境具有保護作用,並且形成與該區域自然環境條件相適應、和能夠滿足人類生存與發展所需求的環境服務與物質產品服務的多層次有序化生態系統結構與格局。這種功能性屏障作用在小尺度上表現為對環境與生物的保護;在大尺度上,則疊加為保障鄰近區域或國家的生態安全與可持續發展。
西藏自治區主要領導
■黨委書記:張慶黎(代理)
■主席:向巴平措(藏)
■副書記:列確(藏)、向巴平措(藏)、胡春華、布窮(藏)、楊 松、土登才旺(藏)
■副主席:楊 松、尼瑪次仁(藏)、楊海濱、崔玉英(藏)、吳英傑、洛桑江村(藏)、白瑪赤林(藏)、次仁(藏)、甲熱.洛桑丹增(藏)、郝 鵬、白瑪才旺(藏)、多吉澤仁(藏)
■人大主任:列確(藏)
■政協主席:帕巴拉.格列朗傑(藏)
西藏自治區經濟數據
■人口:270多萬人
■面積:120多萬平方公里
■05年GDP總量(預計):250億元人民幣以上,連續5年保持12%以上的增長速度
■「十五」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689億元,是「九五」期間的3倍,其中國家投資508億元
■「十一五」GDP增速目標:全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2%左右,到2010年達到440億元以上,人均生產總值達到15,100萬元以上,到2010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進入全國中等行列
■「十一五」重點發展產業:創新特色產業建設模式,將特色農牧業及加工業、優勢礦產開發及加工業、旅遊業、藏醫藥業、民族手工業和建築建材業等培育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