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狄嘉
「回報」聲聲傳來,甚為刺耳。
這是近期重點出現的電視廣告,以廣告而論,算是有可取之處,最低限度,吸引了一定關注,好評與否,則是另一回事。
廣告設計,一定程度上反映社會現實心態,人人急功近利,事事追求回報。所以,廣告台詞一再重複:「有無回報?」有意無意構築了「回報」是第一關注、「回報」是非常重要,其他事項等而下之。
我並不保守,但是我重視潛移默化的影響,我相信社會風氣是在大家不知不覺間形成。當媒體廣告顯著地強調「回報」時,我們就要警覺,現代價值觀是否過份側重「回報」?
尤其是,當社會一窩蜂要求「回報」必須量化,或是金錢、或是其他物質,總之,是實質的。
大學教授,要求他定期出版著作、要求他負責一定時數授課、一定名額學生;警察肩負配額案件;記者每日要交定額稿件;醫療人員每日料理定額病人……,到了如斯階段,質素標準在那裡?
用宗教人士的說法來論證吧,東方社會的佛教,度化一個人的功德不小於一百個;西方基督教聖經也引述了,羊群裡迷途的一頭,失而復得,重新歸隊,重要性較諸一直留在牧者旁邊的九十九頭更甚。這種價值觀念,中外共通,何以到了近代香港社會,變成迂腐落伍呢?
我的朋友圈子,有這樣一宗真人真事:兩父子簽訂合約,父親承諾繼續供給兒子五年碩士以上教育費,兒子則承諾父親,在他六十五歲之後,兒子每年把收入的五分之一,供養父親。
大家認為這是可以效法的例子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