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6年5月3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社評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執政聯盟」復活的條件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6-05-03]

■龍子明 全國政協委員

 「執政聯盟」復活的政治生態,包括三個條件:一是政府施政有效,特首和特區政府保持較高民望;二是經濟民生持續改善;三是「執政聯盟」必須榮辱與共。

 自由黨主席田北俊認為,執政聯盟是特首曾蔭權強政勵治之始,政府不應滿足於僅與民建聯建立夥伴關係,而是應將這種關係進一步擴展,將自由黨、泛聯盟和其他理念相近的獨立議員一併包攬其中,聯合組成「執政聯盟」。這樣做的目的,並不是要跟政府分享權力,而是希望藉著讓友好政黨參與政策制訂的過程,協助政府更好地掌握民情脈搏,令到政策出台時更能合乎民意,暢順施政。

「親疏有別」合情合理

 田北俊之所以重提由前任特首促成而又在其任內瓦解的「執政聯盟」,乃因曾蔭權早前在一個專訪中,直認他與立法會內各黨派的關係,絕對有親疏之分。民建聯主席馬力回應「親疏有別」論說:「這『合情合理』,民建聯樂於與政府多合作,不過如果『反斗就給糖他吃,支持的就是奉旨』,這樣對政府沒有好處。」自由黨主席田北俊則表示:「一視同仁,就不合邏輯了。交朋友也一樣,有好一些的朋友,也會有差一些的朋友。」反對派對此,則有人表示酸溜溜。

 曾蔭權「親疏有別」的認識,既來自反對派議員「一點不給面」而否決政改方案的教訓,亦合乎一般的政治規律。諸葛亮在《前出師表》中就寫道:「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當然,反對派並不等於小人,但香港的反對派不同於西方反對派,西方的反對派有批評也有建設,香港的反對派只是為反對而反對,無論誰主政,他們都會反對。環顧全球,很難想像有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政府,能夠與一個只是為反對而反對的反對派組成「執政聯盟」。

政治生態已發生巨大變化

 前任政府與政黨曾形成「執政聯盟」,但由於政府積弱,管治威信和民望低,在種種因素逼使下,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和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先後辭職,田北俊亦於2003年7.1大遊行後辭去行政會議成員,其餘閣員為了自保,即使不自動辭職,也變作低調。田北俊當時表示:「我也明白到(辭職)事件不單打亂了董先生和行政會議的部署,也會出現一個客觀的效果,即所謂執政聯盟瀕於瓦解。」同樣是田北俊,2003年時認為「執政聯盟」瀕於瓦解,現在則認為曾特首的「親疏有別」論與自由黨一直主張的執政聯盟概念類似,這並非前後矛盾,出爾反爾,而是香港的政治生態已經發生巨大變化,令「執政聯盟」在曾蔭權治下,終於可以復活。

 「執政聯盟」復活的政治生態,包括三個條件:一是政府施政有效,特首和特區政府保持較高民望;二是經濟民生持續改善;三是「執政聯盟」必須榮辱與共。

「強政勵治」初見成效

 首先,「執政聯盟」過去之所以一度瀕於瓦解,是因為在亞洲金融風暴後,經濟衰退,民生困頓,當時政府未能有效、直接和積極回應市民的訴求,特別是在7.1大遊行後,管治威信破產,施政近乎癱瘓,內閣成員難免自我解體。相比起來,新特首曾蔭權履任後,政府強政勵治初見成效,諸如果斷平息九鐵風波、添馬艦工程凝聚共識、實事求是改善港台管治,皆顯示曾蔭權不是「口將言而囁嚅,足將行而趑趄」,已徹底擺脫「議而不決、決而不行」的優柔寡斷狀態。曾蔭權的管治班子團結協作,努力實踐「強政勵治、締造和諧、福為民開」的施政理念,令曾蔭權和特區政府保持了較高民望。在這種情況下,特首非但不是他的內閣成員的負資產,而是正資產,可成為「執政聯盟」的凝聚力中心。

經濟民生持續改善

 第二,經濟民生持續改善,是「執政聯盟」復活的重要條件。政府過去長期積弱,原因複雜,有社會泛政治化的掣肘,有政府管治水平有待提高,而經濟衰退導致社會怨氣積聚,是「執政聯盟」一度瀕於瓦解的重要原因之一。現在,經濟復甦,前景明朗,社會信心增強,社會氣氛緩和,政府民望上升,有利於政府有效施政的大環境正在逐步形成,為「執政聯盟」復活創造了有利條件。事實證明,每當社會經濟狀況陷於低潮,反對派的民意支持度就上升;反之,經濟蓬勃向上,市民信心增加,反對派的民望就明顯下降。目前,政府與反對派的民意支持度呈現此升彼落趨勢,「執政聯盟」復活對政府和支持政府的力量都有利。

榮辱與共聯盟才能鞏固

 第三,「執政聯盟」必須榮辱與共,聯盟才能鞏固。如果政府只顧自己領功,而把過失推在支持政府的政黨頭上,形成有辱無榮局面,「執政聯盟」便難於維繫。民建聯主席馬力最近表示,該黨與政府的關係,由以往的「鋪鋪清」變成「有榮有辱」的夥伴關係。事實上,曾蔭權已實踐他的「親疏有別」論,開始冷待反對派勢力,開始重視支持政府的勢力,這是「執政聯盟」復活的明顯標誌。 (文匯論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社評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