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6年5月14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男人不自量 爭做阿媽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6-05-14]
放大圖片

文:麥 琛

 英國一項調查發現,每五名在職父親中,有四名都表示非常樂意留在家中照顧子女。他們以為阿媽好易做,紛紛願意放下公事包,幫仔女換尿布。

 《衛報》報道指,英國平等機會委員會委託民間調查公司NOP,對1,200名子女年齡介乎三至十五個月大的「新鮮父親」進行調查,發現他們對「父母」身份認同的態度與傳統大相逕庭。抱有「男主外、女主內」思想的父親由20年前的逾半數,跌至最近的只有兩成。受訪者也不擔心男性照顧子女力有不逮,受訪者十居其九表示自己不會比自己的父母遜色。

 平機會以此要求政府倍增父方陪產假及陪產假金的理據。英國自2003年通過法例,男性在孩子出生後可享有兩周陪產假,期間僱主須支付相當於薪金九成的陪產假金。署理女主席屈臣說:「所有證據表明今時今日的父親有別於以往,當政者必須緊貼潮流,與時並進。」

育兒教子主夫有責

 「家庭主夫」的潮流指向有其普世性,在南半球的英語世界澳洲,類似跡象同樣明顯。《星期日疆域報》引述澳洲政府統計局發表的數據,指出去年辭工返家育兒的男性為16.5萬人,相比5年前(2000年)的7.9萬人激增一倍。

 澳洲性別歧視委員會女主席格沃對此一發現大感鼓舞,認為是社會更趨自由的表現。「這令人十分興奮,男人終於發現育兒的樂趣,擺脫了傳統思想包袱。」與此同時,她也認為高薪女性日漸增加是另一原因。

 悉尼大學職場研究中心研究員雲路爾對數據有獨特解讀,她認為其實即使在從前,男性已很渴望減少或辭去工作,只是由於某些原因阻礙,只能在近年得償所願。她預言此一數字將持續上升。

 不過,她仍不認為選擇主力育兒的父親會比母親為多。「數字將會日趨平衡,但如果以為可達至一半一半,近乎不可能!」

 現時,家庭主婦仍是澳洲主流,達153萬人,約為家庭主夫的十倍,而且比2000年的143萬稍多。不過,進入職場的女性日漸增加,而表示不喜歡上班的女性,也由2000年的159萬微降至去年的154萬。

湊仔藝術變「獨立化」

 鏡頭一轉看看北美洲的英語國家加拿大,男性育兒方興未艾。「由於愈來愈多女性薪水與男性看齊或更高,很多男性都放下公事包,轉拿尿布。」嘉爾頓大學社會學系的女教授杜薩,在加拿大社會科學及人文學研究基金資助下,多年來追蹤男性角色的變化。「全國有逾10萬名爸爸親力照顧子女,數字在短短幾年期急升四分一。」

她對《斯特拉特福烽火先驅報》表示,男人留在家庭,衝擊著既有的價值觀。「僅五年前,家庭主夫只被視為職場的失敗者。但現在,愈來愈多幼兒遊戲班由父親主辦,也有更多父親在育兒心得交流組織出現。」

 杜薩主張,男人育兒能力不比女人弱,從照顧飲食到情感愛護面面俱圓,不過手段卻稍有不同。她說男人有其固有「力」的表現,會更鼓勵子女進行體育與戶外活動。父親也多主張子女獨立自主,容許孩子冒險,接觸新事物,以及從錯誤中學習。

 「如果母親看見孩子爬樹,可能會立時阻止,害怕孩子受傷。」杜薩以此一例申述:「不過,父親可能會默許其事,然後站近一點,留意子女攀得太高時才出聲提示。」

 杜薩在研究期間,訪問了超過100名父親,她說他們全都喜愛育兒,但並不單純是傳統主婦的男性版。家庭主夫多從事兼職,在家工作或上夜學,實行終身學習。

 「這些男人正在學習如何游走於工作與家庭之間──這是女人早已學會的藝術。」她說:「我相信,社會正面臨重大轉變,人們會更重視家庭價值,在職父母也會得到更多支援。」

講心講金保健康

 至於華夏男性,也很能捕捉此一市場脈搏。最近一項針對京、滬、穗、深四地,月薪3,000至5,000元,年齡介乎28至32歲的白領經理級中產男性的調查顯示,京、穗、深三地均有兩至三成受訪者表示願意做全職主夫,而上海的男人最時髦,逾七成有此意慾。

 調查也指出,職場的就業與競爭壓力是主要原因。逾半男性表示之所以希望回歸家庭,是由於職場壓力引發對美滿生活的重新反思。上海男人的突出表現,似乎表示了該市男性有很強的家庭觀念。

 然而,金錢在當中也扮演著重要角色。調查詢問了受訪者對完美女性的定義,發現四地男性對「財女」的熱衷程度分別為15%、46%、28%及33%。事實上,目前全國職業女性人數最多的地方就是上海,被通稱為「財女」的大批職業女性,多是有房有車一族,她們是眾多男性關注的對象。一些受訪者坦白表示,與女性談婚論嫁,首先要看對方是否擁有穩定職業和豐厚收入。

 最後一提,一個2002年在美國進行的醫學研究,對男女社會定位與健康的關係提供了有趣的結論。美國心臟協會的研究指出,家庭主夫的心臟病死亡率比職業男性高出82%,而高薪厚職女性比薪低刻苦的有高三倍的心臟病風險。相反,年收入5萬美元(約月薪3.25萬港元)的男性心臟病風險僅為低收入人士(約月薪6,500港元)的一半。研究人員對此一發現大感驚訝,認為傳統社會壓力對健康的影響仍然舉足輕重。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