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趙小瑜曾修讀兒童心理學且通多國語言,且看翁靜晶的成就,看來優良基因確能遺傳。
文:洪永起
母親節將至,記者撥通翁靜晶的電話,她在那頭說:「我媽媽惡狠狠的,怕會嚇壞你。她是反面教材,還是別找她訪問好。」
一句「反面教材」,反映出翁靜晶的媽媽趙小瑜,在兒女眼中絕非「慈母」。
「我不懂得說她好不好,但我知她的確盡了力。做不到,也沒辦法。」翁靜晶說。自小在媽媽軍訓式「教育」下成長,甚至想過「換母」:「有同學的媽媽跟我媽說:『你女兒說想來我家…… 做我的女兒。』」
時日如飛,年過花甲的趙小瑜,現在每見翁靜晶倒想抱抱她。以前沒盡好母職,如今統統要補償過來。翁靜晶說:「40幾歲才來攬來攬去,好驚。」
「好驚」不是真的驚,是不習慣。
「幾年前我到北京考試(考律師牌),媽媽為我準備了一個很大的生日蛋糕慶祝,都3、40歲了,才第一次有媽媽在身邊和我一起切生日蛋糕。那時真的很感動,以前媽媽不會這樣做,她只會說:『你是甚麼人?你有甚麼貢獻?為甚麼要切蛋糕慶祝你生日?』」
媽媽發惡就驚
終於有蛋糕慶賀,結果也給糟蹋:「12歲的生日,買了蛋糕正準備切,誰知一隻白老鼠跑出來。媽媽看到,二話不說即把蛋糕掃落地,印象中還補了一腳。」
一隻老鼠,破壞一個生日,卻加重了回憶的負荷。
自小家中不准養寵物,翁靜晶偏偏偷養白老鼠,將牠藏在夾萬一般的錢箱裡。老鼠隨日漸長,終於突破錢箱而出。趙小瑜一見即怒氣沖天,責怪女兒養了寵物卻沒有告訴她。
軍令如山,不由你不聽。
「媽媽以軍訓形式教仔女,說要堅強、要自己解決問題。她從沒有怎樣顯露過母愛溫柔。兒時看醫生,打針、拔牙不得哭,哭的話只有挨罵而沒有安慰。」縱然一直希望擁有溫馨家庭,但翁靜晶不得不說:「媽媽給不了,就是給不了。」
記者無法想像在美國專攻兒童心理學的趙小瑜,能操流利英語、福建話、潮州話、上海話、廣東話、四川話,還說得一口京片子——但在親子關係上,竟栽了個筋斗。
「媽媽從沒教過我些甚麼,唯獨一次,我從中文中學轉到英文中學,不懂得英文文法。臨考試前一天,媽媽凌晨3點『秤』我起來背英文。那是她唯一一次逼我讀書。但凌晨被叫起來讀書,感覺卻非常不好。但媽媽是不由你不起床的。」不需要出動到打,見到媽媽發惡就驚。「直到長大後才不再驚。」
記者問她,到多大才不再驚?翁靜晶感嘆:「直到結婚之後。慘呀!」
幸好有個外婆
不動手已懾人,記憶中翁靜晶只被媽媽打過兩次,都是塵封往事。
「第一次在3、4歲時,外婆煮粥給我吃,剛放工回來的媽媽肚餓,一見有粥煮好,馬上坐下來吃。我便『啪』的一聲扔下筷子:『你吃我就不吃!』,於是便招來平生第一頓打。」第二次是弟弟翁世炳玩火,因怕翁靜晶告狀,便把「火種」藏在沙發底下,結果引致沙發燒起來。罪魁禍首固然要罰,就連打電話求救的翁靜晶,亦逃不過被打的命運。「不是我玩火,有乜理由要打我?但原來很多媽媽都是這樣,有禍要同當。」
媽媽既嚴且惡,倒是婆婆帶給她母愛的溫存:「我其實了解外婆多於我媽。幸好有外婆,她取代了媽媽角色,對我很好,會帶我去看卡通片,會買玩具給我,會煮東西給我吃。」
搵食艱難,或許亦正因為有外婆,好讓趙小瑜可以無顧忌地往外闖。當中緣由,翁靜晶也說不清。只知媽媽煮得一手好菜,廚藝好比五星級大廚,卻罕見下廚。
外婆經常帶翁靜晶看卡通片,媽媽只帶過她看過兩齣電影:「是《埃及妖后》和《凶兆》,真不明白為甚麼她會帶我去看這些電影。」
媽媽從沒替自己織過一件毛衫,買玩具更遙不可及。
傻豹的遺憾
喜歡傻豹的翁靜晶,14歲時遇上影響她人生最大的一件玩具——一個躺在海運商場,4呎高的傻豹公仔:「那是很漂亮很漂亮的粉紅色,抱起來好舒服好柔軟;現今新出的傻豹,沒有當年的那種粉紅色鮮艷亮麗。價錢亦很誇張,賣300元,相等於當時一個月的房租。」
自知媽媽一定不買,翁靜晶便每日放學後走去看一看,抱一抱傻豹。猶豫個多星期後,終於鼓起勇氣向媽媽求買,結局乃意料中事 — 被罵。「你係咪黐鷜u?要300元買一個公仔﹗」這是趙小瑜的回覆。
不能擁有,只能每天到海運望「豹」止渴;直至個多月後,傻豹給別人帶了回家,童年遺憾由此而生。
不買玩具的媽媽,這輩子給翁靜晶的最佳禮物,就是為家庭帶來一位慈愛後父:「這個爹瓊(劉衍泉)完全符合理想,慈祥、包容、有風度、有學養,很疼小朋友,甚至過份縱容;高大靚仔,出身書香世家,好到不得了。如果我媽能夠斯斯文文,相夫教子煮飯織衣,那就是完美的家庭了。」
豈能盡如人意,缺陷童年無法挽回,翁靜晶倒情願有個美好的將來。但失落的童年溫馨如獲補償,她認為仍是一件好事。
「幾年前曾向媽媽提起,童年為什麼這樣不開心;例如,心目中的好媽媽,她會買那個傻豹公仔。媽媽聽得好難過,說早知道那傻豹公仔對我這麼重要,就算要她賣血,都一定會買給我。」往事如煙,現在的趙小瑜,在翁靜晶眼中再不是嚴母。
「現在媽媽對我很好,不時會走過來攬著我。40多歲的人了才來這玩意,原來會令你感到吃驚的。」
吃驚?這一抱卻更教人開心!顯得尷尬的她,仍難掩心底裡的高興。
母親的關懷愛護,遲來,總好過永遠不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