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輝
開始的時候是「八卦」,這源於人類愛偷窺的心理,及後迅速變了全城話題,電台電視等媒體佔有實時反應的優勢,先行報道,喝了頭啖湯。平面媒體沒辦法,只得轉換角度:IT版分析互聯網的優勢,社會版感嘆都市人生活壓力大,醫藥版分析心理,到了副刊作者則百花齊放,慨嘆世風日下、道德淪亡有之,引經據典、借題發揮有之,說到底都是各出奇謀,或明或暗的欲撈點好處。
聰明的讀者當然早已猜到筆者在影射「巴士阿叔」事件,但這套城市話題的炒作流程,其實對所有類同事件都有效,只欠一個小孩子站出來說「國王身上沒有穿著衣服啊」,那麼就由在下做做醜人吧。
這次事件令我想起讀中學時的一件往事:那時候每天早上都乘巴士上學,而香港是沒有空調巴士的,炎炎夏日,乘車之苦真是不足為外人道。某日我如常擠在這樣的一罐「人肉沙甸魚」中,車廂中忽然一陣混亂,其他乘客迅速退開,原來發生類似巴士阿叔事件,但罵人者是中等身材,言語粗鄙的男子,處於下風的則是個文弱的青年人。
具體原因我已忘了,但都是因人多擠逼而起的衝突,大家理宜互相體諒,可是那魯男子一言不合,便動手打人,其他乘客就是這時紛紛走避的,我還沒反應過來,乘客中出來一個肌肉紮實的大漢,他在魯男子跟前站定,高聲說「你喜歡用打來解決問題,就試試和我打吧」,一邊說一邊似金剛般搥胸,那個魯男子頓時有如洩氣的氣球,垂頭不語,巴士一到站便急急下車了。
有人問偷拍巴士阿叔的年輕人,當時為何不挺身而出或代為報警?他說如果事情發展成打鬥他才會報警,而拍下的片段便是證據了,我認同這種高科技的處理方法,也不認為大漢是強出頭,關鍵在於如果你有這個能力,便應該做適當的事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