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正龍
金庸小說《鹿鼎記》第三十六回中,描寫了主人公韋小寶與羅剎國公主蘇菲亞之間的一段奇遇。先是韋小寶在雅克薩城陰差陽錯地遇到了蘇菲亞,隨即被後者帶到了莫斯科,並由此引發了一段異國情緣。後來,憑著聽書看戲學來的謀略,韋小寶竟然幫助他的這位金髮碧眼的情人成為了羅剎國攝政女王。
這場浪漫的跨國艷遇純屬虛構,近來卻有人挖出了蘇菲亞這個人物的「原型」,這就是俄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女攝政索菲婭公主(一六五七年至一七○四年)。這不奇怪,奇怪的是在一篇文章中,我竟然看到這樣醒目的標題:「還原金庸小說的歷史真相 揭開韋小寶俄國情人的面紗」。
說是「原型」,這我不懷疑,因為作家總是要把故事說得有鼻子有眼,也就往往把人物的生活背景安排在現實中確有的地方或時間。但我覺得,用「揭開韋小寶俄國情人的面紗」來包裝俄國歷史上的「索菲婭公主」,就犯了把歷史與文學相混淆的錯誤。
這篇報道闡釋的是俄國索菲婭公主的精彩而驚險的歷史事件,而不是對《鹿鼎記》這部小說中的虛構人物韋小寶的情人蘇菲婭公主的身上發生的事件。因此,準確描述應該是「韋小寶的情人原型」。
歷史小說中的人物,即便用的是實名,也決不是歷史上的那個人物。比如曹操,歷史上的那個政治家曹操和《三國演義》中的「奸雄」曹操決不是同一個人。郭沫若曾要為曹操翻案,也是把歷史與文學相混淆的結果。他創作的《蔡文姬》便是翻案的結果,其實他在作品中塑造的曹操,依然只是他自己心目中的曹操形象,而不能說就是歷史上的那個曹操。
文學作品中的人物是創作者根據現實生活或者歷史事實創作出來的獨特的「這一個」藝術形象,是通過想像、聯想、誇張等手法去描寫出來的作家心目中的個性形象。當然這些形象也不完全是憑空杜撰,還必須符合生活邏輯,其人物也往往來自現實生活,或者以某個人作為原型,或者是「雜取種種人合成一個」;有的是用歷史人物的實名,而情節、細節卻都不是那個歷史人物的;或者不是實名,但事實中卻有可能選取其某些情節或者細節等。
將歷史人物和文學作品中的人物混雜在一起,除了是這方面知識缺乏造成的而外,有的也與故弄玄虛、虛張聲勢有關。有人寫文章總想在所謂「眼睛」的標題上引人入勝、奪人眼球,於是有人就不管是否合乎事實和邏輯,而把違背常識的說法炮製出來。這不是嚴肅的態度,不僅容易誤導讀者,還容易形成華而不實的文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