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石牆樹的氣根攀附及纏繞著石牆
由於香港開埠早年,政府要在山多平地少的港島平整土地發展,當時鋼筋混凝土未普及應用,石塊是最就地取材的材料,而當時有很多來自廣東省梅縣五華的工匠,他們將砌石建造工藝傳入本港。
香港護土砌石牆的做法,一般是「夾心形式」,即外面一層以較大及平滑的石塊砌成,最內一層用較次一等、體積較小的石塊,中間一層則用碎石、泥、石灰等。如果全用大石塊,成本會增加,工程也更複雜,所以在中間層用碎石、泥、石灰等,減省成本和工序,卻無心插柳為石牆樹提供了有限的生長空間。
香港砌石牆的應用,在1930年代後逐漸式微,因為打石工人的成本高,工程時間長,工匠又愈來愈少。相比之下,封木板灌混凝土比較便宜及方便,最終完全取代了石牆。
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砌石牆,是屬表面裝飾性的,即表層石塊的後面,便是用混凝土充填,石塊也不是主要受力的部分,石牆沒有中間層的土壤,所以也長不出石牆樹來。
據溫國偉解釋,在香港的砌磚石牆,中西區的歷史較久,灣仔區的年代相對較近,但技術較成熟,如有部分石牆會在每三塊疊高的石塊中間,加上一塊長石板,令石牆更穩固,可以建得更高。
90年代初發生了多宗護土牆倒塌事件,香港土木工程署(即現時土木工程拓展署)開始調查本港所有護土牆及斜坡,對有潛在危險的進行鞏固工程,但不論以甚麼方法,最後都會在坡上鋪上一層水泥漿,但水泥漿密不透風,使長在其上的石牆樹的根部因呼吸因難而枯死。
又有一些地方因工程需要,將附近的大樹砍掉,如中西區荷里活道警察宿舍重建工程的原規劃中,需要把一段石牆拆掉,要在外圍14棵的石牆樹中砍掉11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