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6年8月16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社評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發展互助精神 建立社會資本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6-08-16]

■王紹爾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委員會非官方委員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下稱「基金」),推動社區參與,鼓勵市民守望相助,互相支持,促進社會和諧,並加強社區網絡和推動跨界別的合作。特區政府強調社會凝聚力與社會和諧,而發展互助精神,建立「社會資本」,就是一條重要途徑。

「社會資本」是無形資產

 「社會資本」的理念比較抽象,而「基金」所推動的成效在乎身體力行,不止明白和了解,更能付諸行動。最近本人有一次出街遇雨,一位素不相識的市民主動用他的雨遮與我共同擋雨。此事雖小,卻令我感慨良多。人世間的事愈是有意義的,愈不能立竿見影,所以只要是對的事就要去做,不必管它的效果。孔子說「莫以善小而不為」,只要每個人從我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只要我們發揮人性光明善良的一面,持之以恆,推己及人,我們的社會一定會越來越和諧與美好,「社會資本」的建立和發展就有希望。

 「社會資本」是相對於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的一種無形資源形式,以社會關係中的信任、規範和網路為載體,不僅包括社會關係中的制度、規範和網路化等組織結構特徵,而且包括公民所擁有的信任、威望、社會聲譽等人格網路特徵。之所以把這些要素稱作「社會資本」,一是因為它們存在於社會關係之中,二是因為它們可以帶來增值,是無形資產。

「基金」成效顯著

 「社會資本」的定義既闊且廣,可以涵蓋各式各樣的新構思。「社會資本」的建立,視乎計劃預期取得的具體成果,並可從多項指標中反映出來。這些指標包括所建立的網絡數目和種類的增長程度,參與計劃的不同類別人士和團體是否增多,以及自助或互助活動的層面改變等等。從這方面看,「基金」成立近4年來,共分七次批准了共90個計劃,其中70個已在運作中。總共製造了150多個受薪員工去推行,發動義工人數達17000人,合作機構有900多個。這萬多位熱心同道夥伴包括150位全職夥伴,一直以來默默地耕耘,更可能被視為一些小善的事工,編織人的網絡,建立情誼,紓困解難,充分勵志,令不少被邊緣化的人重新融入社區,跌倒的人站起來,失業的人就業,他們也因無私的付出而得著快樂和學到不少人生知識。

革新和探索新服務模式

 委員會緊守基金的目的,善用公帑,不作補充或擴展現有各項社會服務,而是為了革新和探索新服務模式。設立基金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推動社區組織、商業團體或專業團體與政府攜手合作,發展社會資本。委員會希望發動社會的參與來解決社會問題,不但更有效、及時和固本培元地防止問題的發生,更能強化社會網絡,促進社區建設,增進和諧。「基金」方向正確,但應進一步加強政策協調及支援的社區工作。例如,東涌是個新社區,居住的較多是基層市民,「基金」的另一項目——「陽光社區計劃」,改變市民過往「各家自掃門前雪的觀念」,多發揮互助、團結力量,共建和諧社區。「陽光社區計劃」旨在通過合作社的模式,建立一個互助互愛的支援網絡,將居民、單親、綜援家庭、其他弱勢社群聯繫起來,以主動、積極、自助的態度和方法,關心及回應社區的問題及需要,至今已有200多名義工,以及140多個家庭參與計劃,成績令人滿意。

達至長期社區效應

 天水圍已被視為「悲情社區」。據去年年12月的統計,元朗區的5267宗失業個案,當中有3209宗居住於天水圍。在多宗家庭倫常慘案及自殺案的揭露下,暴露天水圍h存在著不少貧窮、無助、生活困苦、難以自拔的人。天水圍2004年的倫常慘案發生後,天水圍便吸收了不少社會服務,據扶貧委員會資料顯示,這些服務的重點多是與就業有關。社會福利署也增加了幼兒課餘託管,幼兒中心,希望家長可以出外工作,也是同就業有關。教育署也開放校園,做校本課後學習、搞家長教育、家長教師聯歡、搞展翅、職訓等等工作。但如果從一個整全的社區發展概念出發,通過推行社區自發計劃,在社區發展網絡聯繫、人際關係和互助精神,通過推行社區自發計劃,在社區發展網絡聯繫、人際關係和互助精神,避免每一個計劃都個別發展,重視延續力,以達至長期的社區效應,從而建立社會資本,天水圍就有望擺脫「悲情社區」的處境。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香港建立社會資本,也可以借鑒韓國的經驗。韓國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起實現經濟騰飛,創造了「漢城奇跡」,但地區發展不平衡,貧富差距拉大,社會矛盾加劇。在這期間,「新村運動」相對緩和了社會矛盾,提高了人們合作與和諧共處的意識,推動了社會的文明和進步。韓國在上世紀70年代初開始在全國開展「新村運動」,到上世紀80年代,「新村運動」逐漸完成了由民間主導加政府支援到完全由民間主導的過渡。韓國在長期開展「新村運動」的過程中,形成了「勤勉」、「自助」、「協作」的基本精神。「新村運動」不是要改變社會結構,而是透過挖掘民眾中潛在的「美」和「善」,弘揚民族的傳統美德,彌補政府工作的疏漏和社會發展的盲區,疏解民眾的不良情緒,以促進社會和諧。(文匯論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社評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