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6年9月12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要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港府年底訂出行動綱領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6-09-12]
放大圖片

 ■《「十一五」與香港發展》經濟高峰會4個專題小組達成初步方向,提出多項與內地溝通及加強合作的建議。 本報記者潘政祁 攝

 【本報訊】(記者:邱萍菲、曾少妍、葉詠儀、徐海煒、喻淑琴、何麗琪、李永青、林德芬)《「十一五」與香港發展》經濟高峰會4個專題小組,經過一整天深入討論、聽取各種建設性意見後,就香港如何配合「十一五」計劃達成初步方向,並提出多項與內地加強溝通、合作的建議;為進一步落實有關建議,4個專題小組決定在每組之下再成立多個專門小組,繼續深化討論研究,並在今年底、明年初向行政長官提交報告,以便政府今年底或明年初定出行動綱領。

 4個專題小組包括:「商業及貿易小組」、「金融服務」、「航運、物流及基礎建設」及「專業服務、信息、科技及旅遊」。財政司司長唐英年在記者會上,就專題小組討論綜合匯報時表示,小組分別就如何保持和強化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的地位,同時亦就專業服務、信息、創新科技及旅遊發展,進行了討論,4個小組討論非常熱烈,並且達成廣泛共識。

發展「香港製造」品牌

 4名專家小組召集人在會後總結時表示,會議有許多建設性意見,並確定了未來的工作方向(見表)。商業及貿易小組召集人馮國經表示,小組認為開拓內地市場是目前最重要的任務,一旦成功的話,將會增加很多就業機會;同時要發展「香港製造」品牌,與香港生活方式掛鉤;在吸引人才方面,希望在不減少香港學生人數的情況下,吸引內地優才生來港。

作人民幣兌換試驗場

 金融小組召集人李國寶稱,小組認為內地與香港的關係,應是互助互補和互動,並提出多個金融發展的方向,包括完善金融基建、上市及監管的條例,以及香港可以作為人民幣兌換的試驗場,增加本港金融機構進入內地,將更多香港發行的金融工具帶往內地。小組決定成立3個小組進行深入研究,夏佳理負責上市規則、和廣北負責香港外匯、商品期貨發展,謝仕榮負責保險業在香港與內地發展。

優化跨境運輸基建

 航運、物流及基建小組的召集人董建成表示,香港的物流業,受惠於內地經濟及貿易的發展,同時亦要面對內地低成本的競爭,因此要在基建及內地營商方面著手,例如優化跨境的運輸基建,與周邊地區的城市、機場與港口的分工,及研究更便捷的方式接駁內地的交通樞紐,建立連接內地的綜合交通樞紐,強化本港航運中心的地位。

發展高科技研究創新

 專業服務、信息、科技及旅遊小組召集人梁振英指出,專家成員同意應該以香港本身作為平台,加強與內地在專業、信息的合作;香港本身亦應該發展高科技專業,從研究與創新方面發展;旅遊方面,須配合國家旅遊局提出誠信旅遊,藉以提高旅遊專業地位,同時,本港亦需要增加旅遊點,尤其是夜間旅遊去處等。小組決定成立3個工作組,梁愛詩、蘇澤光、黃士心分別負責專業服務、信息、科技及旅遊方面的深入研究。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要聞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