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明華博士 立法會議員
將致謝議案政治化,不是以長遠眼光和以事論事的宗旨來討論,而是利用致謝議案辯論的機會打擊行政長官的威信,是違反致謝議案的原則,影響構建和諧社會和行政立法的關係,對香港只有負面的影響,身為立法會議員,應該深思。
本是文明社會禮貌的表現
香港回歸後,每年在行政長官發表施政報告後,立法會的內會主席便會代表立法會提出題為「本會感謝行政長官發表施政報告」的致謝議案。提出這個中性的議案,已幾乎成了立法會的指定動作,成為立法會的傳統。
本來,這個無政治性的致謝議案,原意應該是向行政長官的辛勤工作,禮貌性地表示感謝,與聽眾在聽完演講後拍手向講者致謝有同等意義,不論是否同意演講的內容或論點。這是文明社會禮貌的表現。
議員反對致謝議案的動機令人質疑
很可惜,在過去幾年,致謝議案變成審議行政長官過去一年工作表現的場合,變成行政長官未來一年工作大計的評審會。
各位議員根據自己界別的需求,暢所欲言,各取所需,最終很多都感到行政長官未能夠滿足自己界別所訴求,政府亦未能夠在來年計劃中採取相應的措施,所以反對向行政長官致謝。過去六年均是如此,所以有人質疑反對致謝議案議員的動機和智商。
期望過高不切實際
去年曾蔭權上任時,市民因他擁有豐富的政府行政經驗而寄望甚殷,希望他能夠帶領香港走出當時政治及經濟上的陰霾。事實上,曾蔭權上任一年多,香港經濟恢復增長,失業率下降,整體經濟氣候和社會氣氛好轉。政治上,曾特首履行「強政勵治」的管治理念,加強政府的施政效率,為特區政府帶來一番新氣象。因此,市民對他的表現感到滿意,曾特首民望一直高企。
但是,在曾特首發表施政報告後,輿論對他群起批評。民意突然逆轉,主要是市民認為這份施政報告未有為香港展現一幅有遠景的經濟藍圖,沒有宏偉的發展方略,因而感到失望。
不過,這是曾特首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亦是最後一份,而且任期只餘八個月。如果期望施政報告作出長遠的承諾及目標,是不切實際的。
應該理性地研究及討論
有議員指施政報告未有落實立法設立最低工資,及提出改善貧富懸殊問題而表示遺憾。沒考慮到設立最低工資和貧富懸殊是複雜的社會問題,不能一朝一夕解決。既然施政報告已經帶出政府重視有關問題的訊息,社會應該繼續理性地研究及討論,謀求一套可行及各階層接受的方案,再推動政府落實,這才是有建設性的做法。
其實,討論施政報告,應該從宏觀方面審視政府的各項政策和管治,來年的重點工作是否合時宜和有需要,有否抓緊大方向,發展經濟,創造財富。因為在一份施政報告內,行政長官絕無可能詳述三司十一局的各項工作,亦絕無可能滿足社會上各階層的所有訴求。若果施政報告內所提出的政策可以改善香港某方面的不足,令香港能夠向前邁出縱然是一小步,只要是物有所值,以民為本,都應該得到支持。
有人說,香港社會很政治化,立法會是社會上各種角力的縮影。但是,若果將致謝議案政治化,不是以長遠眼光和以事論事的宗旨來討論,而是利用致謝議案辯論的機會打擊行政長官的威信,是違反致謝議案的原則,影響構建和諧社會和行政立法的關係,對香港只有負面的影響,身為立法會議員,應該深思。(文匯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