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6年11月3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社評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後97的香港公共建築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6-11-03]

薛求理博士 香港城市大學

 2006年10月29日星期日,港島中央圖書館內舉辦香港後97以來的公共建築研討會。講者對過去十年來本港公共建築多持負面態度,筆者認同社會上大多數對政府和公共建築的批評意見,但也想指出一些客觀事實,以使得社會上的輿論不致於向一邊傾斜。

建築設計不落俗套

 任何的建築評論不能脫離兩點,一是建築本體及設計語言,二是建築的社會意義。香港的公共建築設計過往由政府建築署包辦,尖沙咀文化中心的形象連同其「內判」方式受人詬病。這幾年設計工作外判了許多,署內的中青年建築師和技術人員有所作為,在餘下的專案中充分發揮聰敏才智。這幾年設計的專案在香港和海外的評比中連連獲獎,如美孚公園內的「嶺南之風」,西貢市中心公園的改建,粉嶺聯和墟的公園和公廁,赤柱社區中心建築,九龍灣機電工程署大樓。更有2006年開幕、在香港引起轟動爆棚的濕地公園。這些建築的設計,充分運用了國際上比較流行的建築語言,內中大量的鋼木棚覆以玻璃頂,產生許多亦室內亦室外的宜人空間,適合嶺南的溫濕氣候,讓人感到輕鬆親切。

以人為本的社區設施

 公共建築的形象固然重要。但建築畢竟不是只用來觀賞的藝術品,建築是生活的容器,是服務於特定功能的人工器具。大部分建築都要首先滿足於一定的物質功能,如房屋用於居住,圖書館用來藏書、閱覽。其次才是精神功能,如美與不美等等。

 香港文化中心具有世界一流的音樂廳和歌劇院,其形狀、設施和音響、視域皆滿足多種演藝要求。連通梳士巴厘道和海濱花園的大廳,常年舉辦各種展覽和免費演出。海報前、書店裡和咖啡座流連著各式人等,乾乾淨淨的廁所使闊佬或窮人都感到同樣的尊敬。開放的文化中心與中國大陸城市要麼戒備森嚴,要麼處處收費的「公共建築」相比,真乃天壤之別。

 飽受輿論批評的中央圖書館在2001年5月正式開放。每天等待開門的讀者在平台上繞了幾個圈,一俟開閘,百千讀者疾步湧向各樓層。這幢圖書館象徵「知識大門」、「天圓地方」抑或神乎其神的「後現代主義」,對芸芸讀者來說,並不很重要。重要的是這幢三萬多平方米的大樓裡有充足的座位、明亮的光線、豐富的藏書和易於查找的指示系統。

 中央圖書館內電梯、自動扶梯在悄然地上落,闊大的中庭內可以看見流暢欄板內的一層又一層,地氈下是縱橫電纜,地氈上是排排書架,書架後是成條成排落地玻璃窗,俯視著綠化、草坪、海港和九龍風光。

 風雨晴晦的上午下午,圖書館高座的閱報處總是或擠或疏地坐著人,其中不乏衣衫簡陋破舊的壯年漢子,他們也許「下崗」失業,或者居無定所。但在這一刻,他們倚在沙發上,享受著清淨與空調,享受著窗外滿目青翠和無敵海景,享受著香港市民的尊嚴。這正是香港公共建築設計管理的成功之處。建築設計的精細推敲、管理設施上的無微不至,每一天都在使市民有意無意地感受我們的城市。

 香港的公共建築、政府建築,皆不豪華,卻舒適方便、指引清晰。散佈各區的公共圖書館、運動場館、公園多在居民步行距離之內,雖然也有被指為形象千篇一律,但在如此人口稠密、地方狹窄的市區或新市鎮,在有限的預算內,能夠免費或低價提供這些設施,已是殊為不易。多數市民也許習以為常,但內地訪客卻常常對此印象深刻。

市民參與

 1997年2月,中央圖書館的設計方案拿到了立法會討論,引起媒體的廣泛關注。中央圖書館形象的討論和政府建築師的自辯,今天看來有點「棟篤笑」的味道。但這一事件卻開闢了市民參與討論政府重大工程的先河。之後,西九龍專案和沿維港海濱的許多專案,都引發大量的市民討論和正反意見。這種民主意識和激烈爭辯在1997年前朝港英治下,又何曾見過?

 今天很多的論者皆以祖國大陸各城市的飛速發展來映照本港的發展。內地各城市在基礎設施和「形象工程」方面確實一日千里,但在內地許多人民尚未脫貧的情況下,搞那許多豪華大型的「政績工程」,徒費土地和物料,又是否恰當?筆者當以另文來論述這一問題。金融風暴以來,港人善於檢討自己的不足,放眼他人的長處,本是好事。但在反省之餘,我們不應無視自己已有的成績而妄自菲薄——這是筆者在本欄和其他報章一再想闡明的觀點。(文匯論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社評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