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震霆
父親熱愛祖國,畢生致力於國家興旺、民族富強,積極推動新中國發展的各項建設。他一直提點我們:「我愛我的祖國,愛我的家鄉,能為祖國和家鄉的建設事業作一點貢獻,就是我生平的宿願。」父親的愛國、愛鄉、低調、實幹,在子女後人心中,形成無比景仰的偉人形象,也成為終身學習的楷模。
在今日的追悼會上,從各位地區領導、鄉親父老口中,進一步得知先父在愛國懷鄉的嘉行義舉,當中不少的故事、趣聞,也還是今天才首次知曉。
在香港,父親旗幟鮮明地站在愛國愛港的立場,即使在最困難時期,也能與一眾傑出的愛國人士,以無比的熱誠和勇氣,以果敢的行動和毅力,喚起香港市民的民族感和愛國心,凝聚起社會的愛國力量。在內地,則以造福桑梓的赤誠情懷,推動家鄉建設,並為國家的改革開放身體力行,引進新思維和新力量。
父親曾經說過:「我的一生,每一件事都與歷史發展分不開」。真的,在新中國發展的每一個轉折階段,無論是抗美援朝、推動國家體壇重入國際社會,以致全面改革開放,都能看見父親參與的身影足印,有幸見證國家民族的成長興盛的足印。
中山溫泉賓館和白天鵝賓館的意義
改革開放是從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就在1978年12月19日三中全會開幕後的第一天,《澳門日報》發表了中山縣翠亨村開闢旅遊區的消息,報道我父親派遣香港設計師到中山溫泉選址,開始興建中山溫泉賓館的勘測、設計工作,中山溫泉賓館是先父在中國歷史的轉折時期率先返回祖國興建的第一個中外合資項目,連同其後的白天鵝賓館發展項目,成功地為改革開放起了一個間接的示範作用,亦為引進外資發揮促進作用。今天的番禺賓館,當初亦不過是一塊種菜田地,滄海桑田,神州巨變就在時代的轉動之間。
父親當時指出,改革開放是中國歷史發展的創舉,沒有先例可援,也沒有既定的規章制度,一切都在開創、摸索中前進,必然會遇到困難障礙,但我們一定要敢闖敢拚,革新思維,才可開創新局面。
一橋變千橋 珠三角騰飛
在家鄉建設方面,我隨侍父親多年,感覺他最感興奮快慰的,還是回到故鄉番禺與鄉親父老談論家常,共商家鄉建設的日子。他經常說:「第一個投資項目不是在家鄉番禺,而是在中山,見了鄉親都不好意思。中國改革開放廣東先行了一步,出了南海、順德、中山、東莞『四小虎』。當時番禺不過是隻『小貓』,要發展便必須要走自己的新路。」父親當時便與何賢先生經常與番禺黨政領導討論番禺發展的路子。
當時正值改革開放的轉折時期,大家都是本著一股愛國愛鄉的熱誠,不計較、不埋怨,各出其謀、各盡其力。各項發展大計往往在杯酒言談之間擬定完成,豪邁、浪漫、坦誠。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為國家、為地區、為鄉親,辛苦但很快樂,艱苦但心安然。
番禺是水網之鄉,平均每五公里就是過渡;廣州向南走,番禺是盡頭的「鍋底地」。當時我與父親從澳門到番禺,便需花上8個小時。眼見對外交通不便,對地區發展造成嚴重局限,父親便認定只有建橋修路,打通對外的聯繫網絡,方便引進人流物流,番禺才有機會趕上「四小虎」。於是,我父親便與何賢先生共同發起捐獻建設洛溪大橋,把廣州至順德、中山、珠海105國道的汽車改經番禺。在「貸款修路、收費還款、以路養路」的辦法下,一橋變千橋,昔日被河道分割的珠三角地區,變成緊緻綿密的經濟板塊,廣東地區由此市市興旺、縣區繁榮,更成為推動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
邊陲南沙發展成現代化濱海新城
正當廣東地區逐漸邁進國內首富之區的時候,父親高瞻遠矚地將發展目光轉移到番禺的邊陲地區南沙港,十多年的努力,南沙港已發展成為先進港口、現代化濱海新城。父親曾經指出,要將一個地區從無到有建設,交通和住宿是第一步,方便人才、資金、機會的到來。接著是文化、體育、教育方面的建設,這是提高人民和地區質素,自我轉型提升的關鍵。最後就是提升城市的質素,創造休閒的空間環境,所以在開發南沙港時,父親特別安排我與地區的一些負責領導前往紐約考察現代化的城市建設,引進超前的眼界思維。
「番禺速度」傳為美談
為了家鄉建設,父親是出錢出力,但個人智慧財力畢竟有限,最重要的還是結合地區力量,借助國際的先進經驗,開創新的發展戰略。為了找出這條路子,父親與歷任的地區黨政領導、鄉親父老,邊研究、邊實踐地共同開拓尋覓。當時沒有框框、沒有隔閡,一切開心見誠、談了就幹。
為了舉辦首屆世界杯女子足球賽,番禺室內足球場的規模要由幾千個座位增至一萬五千個,父親與當時的市委書記,只要一通電話便拍板決定,只需兩個月便順利完工。「番禺速度」是集體努力的成果見證,也是父親經常掛在口邊的讚美笑談。
各位鄉親都是父親及本人共同建設家鄉的老朋友,你們都談論了許多親歷其境的事例,當中的體會深刻感人。回憶父親與鄉親父老共同艱苦創業的日子,一切歷歷在目,看到今天番禺家鄉建設的成就,我和大家都一樣,都為先父當年志願得以實現而深感欣慶。前景就在我手,希望大家能夠並肩攜手,為完成先父未完的志業,共創美好新明天!(按:本文是霍震霆在番禺舉行的霍英東先生追思會上的發言稿。題目、提要和小標題為編者所加。)(文匯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