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6年11月9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社評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通往非洲的路經過北京」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6-11-09]

何亮亮 鳳凰衛視時事評論員

 中非合作論壇的成功舉辦表明,在全球化時代,中國不僅以自己的開放與努力,實現了經濟的快速增長,還積極發展了與世界各國尤其是非洲的經濟聯繫。中國之所以在非洲受到歡迎,是中國採取了與西方不同的做法,即提供援助、擴展貿易但是不附加條件,不做非洲人的教師爺。

 在北京舉行的第三屆中國非洲論壇,吸引了國際輿論的注意。這是國際間罕見地在非洲以外的非洲幾乎所有國家領導人都出席的盛會,而主辦者是遠離非洲的中國。這一論壇的舉辦,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其意義遠遠超過了中國和非洲的雙邊關係,這種雙邊關係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社會進步、南南合作及其對國際新秩序的影響震撼了西方世界。

西方輿論多抱有酸葡萄心理

 在這次論壇舉辦之前,西方媒體發表了許多對中國非洲合作的負面評論。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國力的迅速增強,中國經濟在非洲的影響與日俱增,這使西方媒體感到莫名的擔心,這種擔心並非真正出自對於非洲的關心,而是反映了老牌殖民大國的酸葡萄心理。一些西方媒體對部分中國企業和商人在非洲的作為提出批評,如在非洲建立企業對環保注意不夠、勞資糾紛等等,這些問題相信是存在的,但是為此完全否定中國在非洲的經濟活動,是典型的以偏概全;至於說中國在非洲的能源開發是「掠奪性開發」,更是無稽之談;把中國說成是「新殖民主義」,只是老殖民主義心態在作祟,西方殖民大國的一些人士,是以自己國家過去在非洲的作為,來判斷今日中國在非洲的作為。

世銀行長親自否定不實報道

 然而隨著論壇的成功舉辦,特別是中國政府提出的一系列非常具體實在的建議與措施,受到了非洲國家的普遍好評,其他國家也滿懷興趣在研究中國與非洲的合作。西方媒體的態度開始發生變化,一些國際機構的負責人也公開稱讚中國與非洲的合作,其中有代表性的是世界銀行行長沃爾福維茨。10月下旬沃氏接受巴黎《回聲報》的採訪,談及中國與非洲的合作。《回聲報》在發表訪談時,突出了沃氏批評中國在非洲「忽視人權與環境」;然而,沃氏親自致信擁有《回聲報》的英國《金融時報》,澄清自己並沒有如此批評。他說:你們最近發表的文章《世行行長:中國給窮國貸款忽視人權和環境》,和隨後發表的社論《在非洲的狼》內容涉及中國在非洲扮演的角色,部分基於你們的法語姊妹報《回聲報》(Les Echos)對我的採訪內容。不幸的是,上述文章造成了一種錯誤的印象,好像我把中國和印度單獨挑出來,當作貸款給非洲「重債窮國」的負面典型。那是採訪記者提問時的假設,但我當時明確表示:「我認為,如果將其視為中國和印度特有的問題,那是錯誤的。」

 這位世銀行長指出:過去25年,中國有3億多人擺脫了貧困。中國人以聰明才智和務實態度,開闢了一條道路,為撒哈拉以南仍在努力尋找脫貧之路的6億非洲人提供了寶貴的經驗。為了共同的目的,世界銀行集團和包括中國在內的主要捐助國,正在支持我們的非洲夥伴,為窮人創造切實的機遇。在這方面的努力中,中國作為寶貴經驗和相關資源的貢獻來源,作用日益重要,而且越來越受歡迎。

 沃氏在出任世銀行長之前是美國國防部副部長,是美國新保守主義的領軍人物。但是世銀行長與美國國防部是完全不同的機構,沃氏的角色轉換相當迅速而成功。世銀是聯合國的一個專門機構,負責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援助,沃氏作為這個機構的最高負責人,是從聯合國的角度來看待中國以及中國在世界經濟中所起的作用。從他致信《金融時報》的態度來看,他對該報不準確地援引其談話十分不滿,強調了「中國的寶貴建議和貢獻」,這是來自一個美國保守派學者但又是世界銀行行長的評價,其說服力是不言而喻的。

中非合作論壇效應正在發酵

 在全球化時代,中國以自己的開放與努力,實現了經濟的快速增長,同時又積極發展與世界各國的經濟聯繫,包括與非洲的聯繫。中國之所以在非洲受到歡迎,是中國採取了與西方不同的做法,即提供援助、擴展貿易但是不附加條件,不做非洲人的教師爺;而西方國家總是將自己的價值觀念作為援助非洲的先決條件。一些西方媒體已經開始反省,正是西方的傲慢與歷史包袱,使西方國家在與中國「爭奪非洲」中失利。

 中國開創了一個東方的發展中國家而與整個非洲建立緊密聯繫的模式,非洲對中國經濟發展經驗有高度興趣。這對建立新的國際經濟和政治秩序都有重大的正面的影響。西方不可能壟斷非洲,一個繁榮的非洲對全世界都有利。中國發展對非洲的聯繫不是排他性的。俄羅斯受到中國的啟發,研議在明年舉辦類似的論壇;韓國邀請一部分出席中非論壇的非洲國家代表赴首爾參加韓非論壇,就說明了這一點。 (本欄每周四刊出) (文匯論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社評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