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6年11月27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社評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加價治標不治本 香港孕婦反遭殃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6-11-27]

田北俊 自由黨主席

 近年內地孕婦來港產子蔚然成風,令到公立醫院產房人滿為患,本地孕婦深受其害,當局有必要思考其他可行辦法,例如硬性規定內地孕婦一定要交足費用,才可獲發孩子的出生證明。更為正本清源的做法,就是和內地商討,研究如何阻截內地孕婦湧到本港生子,例如重新實施限制懷孕六個月以上的孕婦來港的措施。

 近年內地孕婦來港產子蔚然成風,不少內地人為了逃避超生被罰,甚或為了一張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證,都不惜千方百計的來港生子,結果令到公立醫院產房人滿為患,本地孕婦慨嘆醫療資源被分薄之餘,更面臨「有稅交,無床生」的窘境。為了遏止這種情況,醫管局計劃自明年1月1日起,增加內地孕婦入院分娩的收費,由現時的2萬元,增至順產收費3萬元,開刀則收費5萬元,按金亦會相應提高。

加價令本港中產孕婦先受其害

 然而,內地人的經濟條件正日漸豐厚,相對在港產子可獲得香港永久居民身份及有權享受各種社會福利來說,提高婦產科收費仍然抵銷不了其來港產子的的誘因。反而私家醫院眼見公立醫院準備加費,部分即時提出加價,藉口是為了避免內地孕婦轉而湧到私院產子,構成「超負荷」。結果,公立醫院加費是否能有效遏止內地孕婦來港產子,仍是未知之數之際,已即時連累本地中產孕婦,到私家醫院產子要增加費用,可說是未見其利先見其害。

 還記得約一星期前,幾十名本地準媽媽挺著隆起的肚子,由中環沿著炮台里的斜路,遊行至政府總部,抗議內地孕婦湧港產子已剝削了她們原本應享的醫療服務水平。

 從電視畫面中,看到這班準媽媽即使步履蹣跚、滿頭大汗,也要上街遊行宣示不滿,真是讓人既感慨又同情,也深深感受到她們那份「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憤怒。

當局的「補救措施」效果成疑

 據報道,由於公立醫院婦科床位嚴重不足,有孕婦被迫睡在設於走廊或接近廁所的帆布床,而且沒有屏風擋隔,只好於眾目睽睽下餵人奶;而產婦分娩後留院日數亦由以往五日四夜縮減至三日兩夜;有產婦因為傷口未癒合便要出院;而產房也由於供不應求,竟試過同一時間有數名產婦同時在產房內分娩,更離譜是有孕婦甚至要在產房外分娩;也有本地孕婦不能依時享用產前檢查;也有孕婦「見紅」也不能入院,最終導致流產……以上種種情況均顯示,公立醫院婦產科服務已嚴重超出負荷,並已威脅到孕婦和胎兒的健康及安全。

 即使是負擔得起私家醫院收費的中產一族,情況也好不了多少,因為私家醫院同樣被內地富貴孕婦逼爆,令本地孕婦往往因為大房床位不敷供應,被迫要轉到收費較貴的病床,令開支超出預算。如今部分私家醫院更以「為免被指歧視」為由,一併提升本地和內地孕婦入院產子的收費,因而令本地孕婦感到被「趁火打劫」。本地孕婦成為內地孕婦來港產子的最大受害者,情況的確值得當局關注。

 至於現在醫管局提出的「補救措施」,是透過預繳按金制度、大幅提高非本地孕婦的醫療收費,和增加二十張產科病床為主,不過由於內地人來港產子,主要是為了一紙出世紙,加上內地人生活環境日漸富裕,當局這個加費方案,最終能收到多少效果,不無疑問。

可考慮更加積極有效的辦法

 加上內地孕婦走數嚴重,即使大幅增加收費和按金,恐怕也是無濟於事。因此,當局有必要思考其他可行辦法,例如硬性規定內地孕婦一定要交足費用,才可獲發孩子的出生證明。再說已有法律學者從法律觀點上解釋如此做法並不會違反人權,所以當局大可積極加以考慮,這樣相信會較具阻嚇性。當然,更為正本清源的做法,就是和內地商討,研究如何阻截內地孕婦湧到本港生子。這方面,其實粵港雙方於01年時,曾實施過限制懷孕六個月以上的孕婦來港的措施,只是實施了一年期簽證的「自由行」之後,疏於執行,那特區政府就要動動腦筋想辦法了。(本欄每周一刊出)(文匯論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社評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