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莎翁名劇《王子復仇記》寫於1623之首個版本。 法新社
「作品風格學」的崛起,為質疑莎翁的「陰謀論士」帶來曙光;他們都認為,連續撰寫出令人驚嘆的劇作,實際與莎士比亞的人生毫不相稱。
在1996年,美國加州克萊蒙特馬基拿學院(Claremont McKenna College)的學者艾理岳(Ward Elliott)與數學家維倫沙(Robert Valenza),發表過一個以「作品風格學」來分析莎翁劇作的研究,把他的作品與其餘約30位「莎翁嫌疑犯」的文本作出比較。
艾理岳與維倫沙先後以電腦數據分析,進行約51項針對性文本深層比較—結果發現,經以上所有嫌疑犯的「文學指紋」,並沒有與莎翁的接近或疑似,莎翁立即被「當庭釋放」。
不過,研究卻有另外發現。
與其他以較古老方法研究的學者一樣,艾理岳與維倫沙表示,在分析莎翁早期作品如《英王亨利六世》(Henry VI)及《血海殲仇記》(Titus Andronicus)的「指紋」時發現,兩劇的「味道」似乎是莎翁其同好,才華滿溢而且神秘的馬洛(Christopher Marlowe)。
馬洛的名作風格較黑暗,有《浮士德》(Dr Faustus 連詹瑞文也惡搞過)和《巴黎大屠殺》(The Massacre at Paris)等,他更被譽為伊利莎伯時期最有才華的劇作家。
但正當年少的莎士比亞由演員投身撰寫劇本時,馬洛亦由劇作家轉職其他「行業」(有說他成為了間諜,並直接令他於1593年遇害喪生)。
正因如此(諷刺地),有說馬洛借假死為名,化名莎士比亞繼續創作劇本。雖然,各項莎翁研究並不能支持「馬洛就是莎翁」之論,卻有不少早期研究指莎翁乃以編改馬洛的「剩餘物資」開始其創作生涯—亦由此引來莎翁取馬洛的作品再篡改圖利之說。
高科技再加上精密數據分析,在當下社會竟能成為鑑證文學文本真偽的方法。姑勿論能否證明出什麼,這些研究方式透過語言修辭學,令我們有渠道去進一步了解,莎士比亞由小演員變為驚世劇作家的傳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