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6年12月29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新聞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曾蔭權訪京專輯.粵港設專組 保供港食品安全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6-12-29]
放大圖片

 【本報記者徐海煒北京28日電】行政長官曾蔭權宣佈,將與包括國家質檢總局在內的內地有關部門成立「粵港供港農產品食品檢驗檢疫合作小組」,促進粵港共同做好香港食品及農產品的安全工作。此外,特區政府亦將陸續實施4項有關行政安排、立法、執法及科技應用的新措施,確保食物安全。

 內地早前相繼出現毒蛋及毒魚等食物問題,嚴重地影響香港市民對內地供港食物的信心。曾蔭權在北京總結行程時表示,此次與國家質檢總局有關官員交流後,明白中央政府及質檢總局高度重視內地輸港食物及農產品安全的問題。質檢總局副局長李傳卿早上與曾蔭權會面時表示,希望以此次會面作為「新起點」,質檢總局將與特區政府全面加強合作和溝通,保證輸港的農產品及食品等完全衛生健康。

保證供港食品衛生可靠

 曾蔭權表示,為進一步加強粵港之間的食品及農產品方面合作,質檢總局及香港政府同意在粵港合作聯席會議下成立「粵港供港農產品食品檢驗檢疫合作小組」,質檢總局會派代表參加此專責小組,指導有關工作。

 曾蔭權在拜訪質檢總局時又了解到,質檢總局採取了許多有效措施,尤其對最近輸港活魚及蛋方面進行檢測及提出新的措施,使港人可以食得安心。質檢總局也特別要求有關地方,尤其是廣東省進一步加強元旦及春節期間輸港食品及農產品的檢驗檢疫工作,以保證香港食品及農產品市場可以得到「平穩、有秩序及安全地供應」,使港人可以歡度佳節。

蛋魚入口 港4措施保安全

 曾蔭權又表示,特區政府將陸續實施四項新措施,確保內地供港食物的安全。首先,在保障香港禽蛋方面,特區政府會透過立法規定,禽蛋類產品進口商必須經過登記,獲發許可證才可進口有關蛋類食物。

 在活魚方面,特區政府亦會爭取在本立法年度提交法案,要求所有飼養場魚類產品的進口商,需向食物安全中心登記,得到進口許可證才可以輸入飼養場魚類的產品。

進口登記及無線科技追蹤

 對於執法問題,特區政府將考慮修改法例,賦予食環署權力,令政府在必要時可要求所有的批發商、零售業界,停售有問題食物,以應付非常嚴重及巨大的事故。另外,特區政府亦會改善有關追溯的安排,確保在發生食物事故時可立即對焦,找到問題的環節,即時加以糾正。現時食物安全中心正跟廣東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進行試驗計劃,研究利用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FID),追蹤食物來源的可行性,加強來源的管理及監察。

打擊走私及非正途輸港魚

 另外,香港政府亦會加大力度,打擊走私及非正規途徑輸港的魚類產品。本港食環署、海關及警方最近在不同地點已採取聯合行動,打擊沒有進行報關程序及衛生證明書的淡水魚輸港。

 食物安全通報機制方面,曾蔭權強調有關機制已經成立,通報機制亦不斷加強,期望可遍及全國30多個省份。他表示,事情往往是突然發生,政府未收到報告已有傳媒報道,他希望日後可有更迅速的方法回應新聞界要求。

曾蔭權訪京好消息

民生領域

 食物安全 在粵港合作聯席會議下設立專責小組

      禽蛋類:立法規定進口商必須獲發許可證

      活魚類:立法要求飼養場及進口商取得許可證

      考慮賦予食環署法定權力要求業界停售問題食物

      食安中心和廣東研究「無線射頻識別」技術,追蹤食物來源

 內地孕婦港產子 公安部正積極研究及配合本港解決婦產科服務需求緊張的措施

經濟領域

 CEPA 商務部承諾研究利用香港回歸10周年良機,與本港簽署新的CEPA補充協定

 人民幣 有關允許香港進口商用香港的人民幣向內地廠家付款的建議,很快有好消息

 有關讓內地企業在港發行人民幣債券的建議,很快有好消息

 基建 港珠澳大橋:成立由發改委牽頭的協調小組

 旅遊 加強利用北京08奧運市場空間,發展兩地「一程多站」式的旅遊業務

何厚鏵昨抵京述職

 【本報北京新聞中心記者曾鄧晶、駐澳門記者王海濤28日電】澳門特區行政長官何厚鏵今日從澳門抵達北京,展開為期兩天的述職行程。他將向國家領導人匯報澳門特區政府過去一年的工作情況及明年度施政重點。消息人士透露,明天,國家主席胡錦濤和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將分別接見何厚鏵。

 由於早前歐文龍涉嫌嚴重貪污被拘捕,其司長職務被中央政府罷免,運輸工務範疇的政務暫由何特首代管。事件在澳門社會引起強烈震盪,也促使有關當局檢討及思考特區的廉政建設,進一步提升特區政府的施政水平。因此,何厚鏵今次述職,倍受各方關注。

陳佐洱讚澳門廉署卓有成效

 據悉,述職安排跟往年相若,仍由國務院港澳辦負責組織協調。國務院港澳辦副主任陳佐洱今天到機場迎接何厚鏵時對傳媒表示,特區政府已向中央匯報了歐文龍事件,中央政府亦一如既往,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履行法治肅貪。陳佐洱認為,該事件證明了澳門廉署工作卓有成效。他指出,澳門回歸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經濟發展有目共睹,這次只是個別事件,澳門居民應對特區政府有信心。

胡錦濤溫家寶 今分別晤曾蔭權

 【本報訊】(記者 譚可盈)曾蔭權今天展開述職行程的最後一天,國家主席胡錦濤、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將分別會見曾蔭權,聽取他匯報過去一年香港在經濟、民生及政治等各方面的發展情況﹔曾蔭權還會與外交部部長李肇星會面,並於今晚返港。

 為期4天的述職之行今天進入「高潮」。據了解,溫家寶總理將於上午九時在中南海會見曾蔭權,聽取曾匯報香港過去一年的發展情況。國家主席胡錦濤則於下午會見曾蔭權。

 自12月26日抵京後,曾蔭權馬不停蹄拜會共11個中央政府部委,與各部委領導商討兩地在經濟、民生等方面的合作事宜。曾蔭權這次述職之行,在北京逗留4天,時間較以往特首歷次述職都長,無論在逗留時間及會見部委的數目上均是「破紀錄」的。

特首:確保港孕婦優先獲照顧

 【本報記者徐海煒8日北京電】內地孕婦來港產子近日成為本港城中熱門話題,曾蔭權拜會公安部後表示,中央政府及有關部門非常重視這一問題,公安部已就此作出很正面回應,倘特區政府採取措施,公安部亦會全面配合。

公安部支持特區政府措施

 曾蔭權今日特意拜會公安部,與有關領導會面時談到內地孕婦來港產子問題。他在會後表示,公安部會積極研究配合特區政府現時處理具體問題的建議。

 曾蔭權在總結整日行程時再次強調,特區政府的政策很明確,一定要保障香港孕婦能得到妥善及優先的照顧,所有需要的資源都「不可以慳」,醫管局早前已宣佈措施,並增撥資源應付。

承諾按需要加病床增資源

 他更承諾:「需要新的病床,我們加病床;需要新的醫院,我們加新的醫院;需要有醫生、護士幫助,我們一定會加強資源。」

 他強調,政務司司長已主持跨部門會議,研究如何在入境措施上作出配合,入境處及保安局等相關部門也作出具體建議。而有關的具體安排,曾蔭權稱需待有關部門跟進。

與誰共宴? 當勞笑而不答

 若談及曾特首明天的緊密行程,港記者最感興趣的,便是想知道會否與主管香港事務的國家副主席曾慶紅及港澳辦主任廖暉會面。為得到答案,在今日的總結會上,多位記者均問及曾特首與哪幾位國家領導人會面,但他都沒有作出正面回應,只是不斷重複:「我所有公開的會議,可以講的也全部講給大家知,而且每一天也會交代,我沒有什麼補充。」

 對於有報道指,曾特首已於昨晚與曾慶紅共進晚宴,曾特首亦沒有正面回應,不過他又補充說:「我明天會見到曾慶紅副主席—我希望在會見胡主席時可以同時見到曾副主席。」

 儘管曾特首一直不願多談,但當記者在今晚八時許看到外出用膳回來的曾特首,大家又隨即上前詢問特首:「剛剛是否與何厚鏵吃晚飯﹖」曾特首好像不明所指回應說:「邊個﹖」當記者再問,曾特首卻反問:「何厚鏵﹖」接著,記者再鍥而不捨地追問曾特首:「是否與曾慶紅吃晚飯﹖」此時的曾特首卻是笑而不答,一直往電梯方向走去。 ■本報記者徐海煒北京8日電

薄熙來借古喻今

 在拜訪商務部時,部長薄熙來很早便來到與記者一起等候曾特首,期間他跟記者打招呼,可是卻童心未泯地笑說:「小朋友好」,引來現場一片笑聲。

 鑒於曾特首昨日表示,中央政府將有關於人民幣業務擴展的好消息。在商務部等候的記者也忍不住向薄熙來詢問:「會否有好消息﹖」只見薄熙來用手指一指,對著商務部大堂內的一幅畫說:「這幅『鄭和下西洋』是中國比較早期的『對外開放』。」他續說:「這幅圖的背後是『清明上河圖』,表示『對內要搞活』。」接著,他又若有所指地說:「所以是對外開放,對內搞活。」 ■本報記者徐海煒北京28日電

CEPA明年簽新補充協定

 【本報記者徐海煒28日北京電】曾蔭權今天分別拜訪國家環保總局及商務部,他在拜訪商務部後表示,商務部及特區政府將繼續積極研究進一步開放CEPA,希望利用香港回歸祖國十周年的機會,簽署新的補充協定。而在拜訪環保總局期間則得到對方再次承諾,指中央政府會大力支持香港特區和廣東省的環保合作,若有需要,會參與協調和推動工作。

 曾蔭權下午拜訪商務部,部長薄熙來在會上表示,今年香港經濟特別好,無論是消費或股市都有不錯表現,舉辦很多重要活動都非常成功。對於CEPA的進一步擴展,曾蔭權表示,為了更好促進內地及香港的經濟交流及合作,亦根據兩地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雙方希望利用香港回歸祖國十周年的機會,簽署新的補充協定。

港粵環保合作獲中央支持

 另外,曾蔭權在拜訪環保總局局長周生賢後表示﹕「環保總局的主管官員既體會到,亦明白到香港市民不但對香港,甚至對廣東省及整個區域的環境質素有所期望。」他表示,現時在粵港合作聯席會議的機制下,特區政府與廣東省有密切配合,亦已把環保工作視為重點項目。中央政府有關官員曾就此問題到廣東進行實地考察,亦從廣東省官員的匯報中了解具體情況,亦知道廣東省對解決問題的決心和努力。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新聞專題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