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莫理斯
港譯「鐵摩達頓」的第三任占士邦Timothy Dalton,只拍了兩部007電影,反應平平,但這位演員卻代表了鐵金剛系列在片名上的一個轉折點。他在1987年首次擔綱占士邦的《The Living Daylights》,是最後一部引用原著名稱的007電影。
在台灣上映時片名照字面粗略譯作「黎明生機」,聽起來似乎含義微帶希望,但其實卻跟原來的英文意思不符,因為這詞語通常用在「to scare the living daylights out of someone」之類的句子,意為「把某某人嚇得魂不附體」。
接著到了1989年他的第二部鐵金剛電影,製作公司終於把原著小說的書名用光了,不得不另行找尋靈感,最後把這部片命名定為「Licence To Kill」,即「殺人執照」的意思。所指的是,在007故事中,只有像他般擁有雙零字頭代號的頂級情報人員,在執行任務時才享有先斬後奏的特權。
其後由Pierce Brosnan主演的 007 電影,所有片名便盡皆新作。1995年的《Goldeneye》(金眼睛),在戲中是一個在蘇聯解體前遺留下來的超級太空武器,但這名字的來源,其實是取自法林明位於牙買加度假屋的名稱,多部占士邦小說,就是他在這地方撰寫的。
另一個也與原著有關係的片名,是1999年的《The World Is Not Enough》,出處是占士邦家族盾徽上的座右銘,拉丁文原文是「Orbis Non Sufficit」,解作「世界不足夠」,意為邦氏家族野心之大,縱是得到整個世界也不能滿足。占士邦雖然是虛構人物,但英國當真有一個以這句話為座右銘的Bond姓名門望族,倫敦著名的街道 Bond Street便是以他們十八世紀的祖先Sir Thomas Bond為名。
Brosnan時期的另外兩套邦片,1997年由楊紫瓊擔任女主角的《Tomorrow Never Dies》,片名是「明天永不死」的意思,老實說有點勉強,因為既非英文慣用詞語,也跟007原著故事扯不上關係。「Tomorrow」(明天),只不過是戲中壞蛋傳媒大亨的報紙名稱而已。
反而是2002年叫座不叫好的《Die Another Day》,片名重拾了一貫鐵金剛電影的味道。英語有句話:「He who fights and runs away, lives to fight another day」,即打不過敵人而跑掉保命,有朝一日還可捲土重來再決勝負,有點像漢語的「君子不吃眼前虧」和「君子報仇,十年未晚」。戲中歹角雖裝死後再易容,但終於仍逃不過007的狙擊而喪命,所以片名把原句的「fight another day」(來日再戰)改為 「die another day」(來日再死),實在十分貼切。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