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早前有酒店特別找一群老者及小學生合作製作最長的生日蛋糕,正代表不同年齡的人只要同心合作,甚麼問題都能解決。
文:曾家輝
香港的人口不斷老化是不爭的事實,據香港政府統計處資料,在2003年底,65歲以上的長者佔全港人口的11.9%(80萬人),預計2016年會增至14%,而老年撫養率也會由2003年的161(每千名勞動人口需要撫養161位65歲或以上的長者),急遽上升至2021年的227。
這些數字很駭人嗎?每當討論有關老人的事情,大家總會用「問題」來形容,報刊頭條也只見「老人問題」、「長者問題」、「安老問題」等,只要涉及「老」這個字,便會加入負面的意思。
近年政府及不同機構提出很多有關長者政策的建議,但大前提都將「老人」當作問題看待,而且影響本港社會、經濟、醫療等方面。但這些都是事實嗎?港大社會科學學院最近舉行的首屆「流金頌2007」研討會中,本地及國際學者,政府、公共機構、非政府組織及長者團體的代表,還有很多長者,大家一同就「共創長者更美好明天」交換意見及經驗,或者能讓大家從另一面看長者「問題」。
社會對「老」有偏見
其實這研討會是「流金頌」計劃一部分,其英文名「CADENZA」本意是協奏曲中最悅耳的華彩段(或裝飾奏),這段樂章往往出現在協奏曲中的最後部分,這名稱凸顯晚年應是人生最高峰,奏出人生的華彩段。
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梁智鴻醫生在會中表示,本港除了面對人口老化為社會服務和醫療服務資源所帶來的壓力外,更要改變社會上一些對長者的負面看法,解決因傳統家庭觀念逐漸消失而造成的問題。與現今的長者不同,未來的長者可能會在較富裕的環境中生活,他們對退休後生活的要求亦相對較高。
他又指出,今後的長者將會更積極活躍,建立正面形象。事實上,步入晚年絕對不等於無所作為。他更說要做到老有所養、老有所屬、老有所為,實在有賴政府、非政府組織及商界三方面攜手合作。
長者更應過優質生活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工作學院教授梅陳玉嬋(Ada Mui)檢視個人發展及老化進程與其社會歷史背景之微妙關係時,提出生命歷程的重點,藉著分享自己的故事,指出高齡化社會的個人生活實況亦能對公共政策與專業實務作出啟迪和指引。
梅陳玉嬋表示,長壽不但是一個人的生命恩賜,也代表其社會成就,但人口高齡化對社會帶來種種影響和挑戰,並非公共或私人機構可以獨力面對。
「看我都已一把年紀,但我總覺得還有很多時間,但要懂得使用及分配,才可以過一個有意義及優質的生活。」
梅陳玉嬋是本港資深社會工作者,70至80年代在多間長者護理機構工作,其後赴美攻讀社會學,又曾於美國聖路易市任職社會工作者,擁有豐富的老人臨床經驗,曾於社區老人中心、長者住屋、家居護理中心、護老中心、緊急醫療中心及收容所工作。
「各方面都需要合作,以多種策略確保長者可以維持高質素的生活,而且社會各方面也要鼓勵長者融入社區,讓他們得以善用其時間和才能。」
梅陳玉嬋又解釋,要讓長者可以發揮所長,就先要建立一個「長者友善」(elderly friendly)環境,並從安全感、滿足感、自主感、意義感等四方面入手。
長壽令人反思社會意義
「隨著人類預期壽命的延長,大部分長者都能在退休後多活20至30年,這是現代醫學的成就,這成就也令我們反思長者應擔當的角色。」美國聖路易市華盛頓大學社會工作學院講座教授Nancy Morrow-Howell建議提供機會給長者參與不同的社會活動,回應長者對繼續工作、承擔社區重要義務、開拓創意生涯和幫助照顧新一代的意向。
Nancy指出,探討的目標不再只是令長者更長壽,而是如何使長者在「增添」的歲月中活得更精彩。「生活質素可以代表參與有意義的社會公民生活。這不但能保持長者的身心健康,社會也因長者的投入而受益。」
但Nancy表示,目前社會未能提供足夠機會讓長者參與多種有意義的角色,所以需要積極發展新項目,令長者有機會參與不同的社會活動。
長者對社會有心也有力
「只要有合適的計劃,在醫療、福利、教育等方面作出靈活及切合實際需要的支援措施,長者便不會成為社會負累,反而可以成為一隊穩定可靠的人力團隊,不一定年輕人才能為社會作出貢獻。」
Nancy在分析如何發展有意義的晚年生活時,叫我們多加思考年齡歧視、社會資源分配、經濟發展模式、退休年齡等問題。「我們現在還年輕,或者可以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看長者的需要,但再過一段時間,我們便不再是旁觀者了。」
香港大學醫學院早前舉行120周年慶典,院長林兆鑫向傳媒談及發展大計表示,要將港人的壽命推長至與醫學院一般,活到120歲。港人的平均壽命愈來愈長,暫時僅次於日本人,在傳為佳話之餘,也令港府擔心老人問題所帶來的種種負擔而費神。港人如果平均都活至120歲,社會也必須湧出各類配套措施,其成本不會太便宜。但要是香港人愈來愈老當益壯,待到100歲才退休,對社會也應更有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