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中文往往給人一個沉悶、呆板的印象;班房往往成為「壓力場」和令人感受挫敗的地方。其實,學習也可以充滿趣味。
影視教學 引發興趣
舉個例子,我曾講授民間故事《白蛇傳》,發覺影視教學可以大大提高同學的學習動機。先讓同學觀賞電影《青蛇》的片段,再讓他們參與討論,你會發現同學的思考可以是很有創意的。有關白娘子的形象尤具爭議性,在這個關鍵時刻,老師適當的「介入」──介紹白蛇的源流:由人首蛇身的蛇神「女媧」,到《山海經》中「鳴蛇」、「化蛇」等蛇怪,到土家族的蛇圖騰崇拜,同學往往聽得津津有味。
主動學習 化苦為樂
能夠提升同學的學習動機,學生便不會視學習為「苦差」,甚至主動搜集資料,分析白蛇的形象轉變:白娘子如何從「食人妖」──專吃人類的心肝(《西湖三塔記》),到成為「癡情妖」──為愛許仙被法海壓於雷峰塔(《白娘子永鎮雷峰塔》),到成為「人性妖」──產子並成為母親(《雷峰塔傳奇》)。你看,主動學習可以化「苦」為「樂」,令學習加添趣味。
問題的癥結在於「要我學」和「我要學」的分別。「我要學」是個積極的態度。課堂上老師教授《驀然回首》,同學可以找來白先勇《寂寞的十七歲》和《台北人》來閱讀,這才是主動的學習。老師教授《竇娥冤》,同學可自行閱讀《趙氏孤兒》,看看元代悲劇如何撼動人心。「我要學」會令你的學習由消極變為積極,在尋找知識的路途上,做個主動的學習者,你才會得到樂趣;獲得的知識亦「內化」為你的一部分,而不是考試過後便忘記得乾乾淨淨。同學,你不是個「讀書機械人」,做個「我要學」的快樂讀書人吧! ■嶺南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劉燕萍
|